健康教育小学教案优质8篇

时间:2024-03-09 作者:Trick

教案的改进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还有优化,教案应该结合实际教学的资源和条件,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和教具,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健康教育小学教案优质8篇,感谢您的参阅。

健康教育小学教案优质8篇

健康教育小学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吃的科学。

2、明确不能常吃熏烤,油炸和腌制食品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 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为什么人类从一生下来就要吃东西吗? 最初人类吃东西是为了什么?思考问题:我们小学生为什么也要关心吃的科学呢?

二、 学习新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人们的营养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了明显的变化,但是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的问题还是普遍存在,怎样才能全面摄取营养呢?反思自己每天的饮食结构,都喜欢吃些什么食物?调查:煎、炸、熏、烤的食品卫生状况及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哪些不利影响?

熏烤食品的卫生:油炸食品的卫生:腌制食品的卫生

师:怎样防止熏烤,油炸和腌制食品的危害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结论

三、结束语。

自己平时对这些吃的问题都注意了吗?哪些地方还不够好?今后打算怎样改进?

1、 学生认识到吃也是一门科学。

2、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全面摄取营养。

健康教育小学教案篇2

班会目标:经过本次班会,明确搞好卫生的重要性。让个人卫生和班级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班会方式:合作讨论,各抒己见。

参加人员:全班同学、班主任。

班会程序:

一、谈话导入

班主任:最近一段时间流感病情十分严峻,那些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空气中到处漂浮着的细菌令我们害怕。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要注意讲究什么?

全体学生:卫生!

班主任:今日,我们开一节班会,主题是《讲卫生,任我行》。

板书主题:健康伴我行

二、组织讨论

1.结合“健康教育”介绍卫生的重要性。

2.个人卫生

讨论:我们从哪些方面来注意卫生呢?

学生自由交流:

生1:每一天洗两次脸、饭前便后要洗手。

生2:拿了脏东西要洗手。

生3:每一天要刷两次牙、、、

3.环境卫生

师:上周,我们都是从个人的方面来讲了要从哪些方面来注意清洁卫生。那么我们的第2个家――班级也要从哪些方面来注意呢?

学生自由交流:

①不能随地吐痰。要吐在纸里包起来后在仍到垃圾桶里。

②教室要注意通风。

③每一天都要擦柜门和窗台。

④随时关注教室卫生,发现附近有垃圾及时把它清理干净。

⑤不随手乱抛纸片,不随处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在建筑物上留下鞋印、球印,不在学校墙壁、走廊、桌面等处乱写乱画、不损坏公物。不在教学区内吃零食,不向教室外抛杂物等。

师总结:同时要在告别不卫生习惯的同时,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的`、随时随地的捡拾地上的'垃圾,擦洗墙上、桌面上、黑板上、地砖上的污点、污痕。我们不仅仅要注意自我的卫生,同时也要注意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期望大家能真正引起注意,让我们在健康进取的环境中生活。为创立一个卫生整洁的学校环境多作贡献。

三、健康教育知识问答

师生共同学习。

四、活动总结

健康教育小学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健康的完整概念;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

(2)确立保持与增进身心健康的正确态度与行为方式

二、教学重点:

(1)健康的概念

(2)健康的表现形式

三、教学步骤:

(一)健康的概念:

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往往是不同的。有人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的,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还有人没有疾病、身体强壮就是健康,这种理解当然进了一步,但还是不够完整。健全的身体状态除了身体无疾病、无缺陷外,还应包含体格健壮,各器官系统机能良好,有较好的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等。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健全的精神是指心理方面的状态。

尽管心理健康的标准因社会、时代、文化传统和民族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但人们认为以下三条应是心理健康的人所共有的:

(1)自我控制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为一点小事而激动,不会一遇问题就紧张、慌乱,更不会任凭情绪发泄做出越轨的行为,而是沉着、冷静,善于理智地处理各种事务和问题。

(2)能正确对待外界的影响:一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有成功,也会有挫折和失败,外界的影响也是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的人总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对待外界各种影响,既不因胜利而冲昏头脑,也不因挫折而灰心丧气,能恰如其分地估计周围发生的一切,应付自如。

(3)保持内心平衡的满足状态:心理健康的人有自知之明,处事乐观,从不提出超越现实条件的过高要求,知足常乐。另外,从社会交往的角度看,一个健康的人总是乐于同他人交往,在群体生活中能协调相处,互相尊重,乐于助人,态度热情,关系融洽。健康的人还总能从容地承受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疲劳。

(三)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身体健康是心理和社会交往健全状态的物质基础。一个人若是健康欠佳或是疾病缠身,自然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其他两个方面。心情不好、社会交往不正常或在群体生活中关系紧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身体健康。

(2)人们要维护和保持自己的健康,除了注意身体健康外,还要注意保持健全的精神状态和健全的社会交往。

(3)为了有效地保持和增进身心健康,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在家庭、学校、社会与人的交往中要严天律已,宽以待人;要善于正确地理解对方,并建立起协调融洽的生活氛围;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碰到的挫折和失败,做到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勇于进取。

健康教育小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体验同学间友好相处的美好与幸福。

2、行为与习惯:能够体谅他人,设身处地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逐步养成社会认知能力的良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懂得班级中的同学关系的`正确处理是其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之一。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增强其体谅、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4、过程与方法:采用讲故事、表演、设置问题情景、小组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情境体验,通过回忆自己的感受和移情,自觉产生同情心理,从而主动行出应该为他人着想,尊重、信任他人,善待他人的结论。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白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给自己及他人带来的愉快体验。

教学难点:

能够感觉、理解、想象他人在一种特定情境中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制作与本课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谈话:

二、情境体验出示课件心海起航

1、我的日记

(1)提问:你能体会“我”感受吗?

(2)找比较胖的同学谈感受。

生n:我这么胖很难为情,平时又没有别人动作敏捷,听到他“肥猪”的喊声,我觉得受到侮辱,没有尊严。

(3)议一议,小结:不能给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

2、小辩论。

(1)提问:如果你们班里也有这种情况,你会去劝阻吗?

(2)分甲、乙两组,不会劝阻的为甲方,会劝阻的为乙方,说出理由。

(3)辩论赛。

甲方:

①这不关我的事。

②他们人多,我无法阻止。

③我不喜欢他。

乙方:

①要尊重、理解、相信他人。

②不能侮辱别人,给同学起外号是不道德的。

③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4)老师适时进行正确指导。

三、活动一,秀秀我的`名字

四、都是外号惹的祸。

五、我的书。

六、心海拾贝。

健康教育小学教案篇5

一、活动目的:

1、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专题片、法制教育影视片。了解一些有关《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方面的知识,以及了解身边的不良因素对人的危害,从而使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2、让学生懂得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3、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二、活动准备:

1、《心理健康教育手册》

2、心理健康咨询台、利用黑板报的形式,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3、大屏幕展示心理健康教育。

三、活动过程:

1、队会开始仪式(略)。

2、中队长讲话。

3、主持人主持队活动。

(1)主任介绍班会内容。并宣布大会开始。

(2)中队长讲这次队会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一种对"人"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师生的共同责任。

(4)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5)小组讨论:如何才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做?

(6)让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网站获取信息,增长知识。

四、中队辅导员讲话、呼号、退旗,中队和宣布活动结束。

健康教育小学教案篇6

主题:

我们班处处有关爱。

背景:

小学生缺少爱心,需要进行教育。

活动目的:

经过本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如何相处,班团体里处处有关心、有温暖,培养学生的爱心。

活动准备:

班班通电子白板展示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介绍班会资料。

同学们,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的困惑,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练而是静闭的内心世界,没有人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让我们每个人的爱心洒向班团体,拥抱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心理健康教育课,来探讨研究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同学之间应互相有关爱。

教师此刻给同学们介绍一个同学,她平时不爱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上课、写作业还爱睡觉。你们猜她是谁同学们齐声说:“温宇馨”。

下头就拿我们班温宇馨同学为例,说说平时你是怎样与他相处的。

二、说说心里话。

生1:她学习成绩不好,我不想与她玩。

生2:她上课爱迷糊,我不想与她坐同桌。

生3:她不爱完成作业,我不想与她做朋友。

生4:她下课总吃小食品,不爱学习,我不喜欢她。

生5:她做事总是慢腾腾,和她交流太让人着急,我不喜欢她。

师小结:刚才,这几个同学说得都是事实。可是,同学之间不应当这样。温宇馨同学的家庭情景,大家还不明白。她父亲忙于打工顾不上管她,她母亲不识字又不能辅导她,她又不善于和同学交流,每一天都靠她自我想、自我做,想一想,你们自我的家庭有人关爱,而她呢我们与她相比,必须不能再歧视她,应当互相关心,互相帮忙,让她克服掉毛病,成为我们班团体里人人关爱的同学。

三、小组讨论:

1、今后同学之间应当怎样做

2、找代表发言。(归纳)

(1)、同学之间,要学会友好。

(2)、同学之间,要学会尊重。

(3)、同学之间,要学会宽容,不斤斤计较。

(4)、同学之间,要学会理解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5)、同学之间,要学会体贴。

四、播放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片。

让学生观看。

五、总结:

同学们,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尊重,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份自信,就多一份健康;让我们都拥有健康的心里,学会相处,学会交往,让每个同学都能感觉到班团体里处处有关爱。

健康教育小学教案篇7

设计意图

俗话说:“孩子的脸,三月的天”。在小学生的心理活动中,情绪情感变化相当快。在小学生期,孩子出现生气、愤怒、伤心、抑郁等消极情绪是很常见、很普遍的现象。而情绪、情感和健康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消极情绪、情感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发展。因此,情绪、情感的表达与自控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要学习的重要内容。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一些缓解、转移不良情绪、情感的方法,学会合理发泄心中的不快,培养小学生自我情绪、情感的管理能力和豁达开朗的性格。

活动内容:

健康活动《开心吧》

活动目标

1、引导小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一些缓解、转移不良情绪、情感的方法,合理发泄心中的不快。

2、培养小学生自我情绪、情感的管理能力和豁达开朗的性格。

3、在活动中鼓励小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音乐《快乐颂》、手偶、表演道具、有关教学挂图、开心卡片、画笔、废纸。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介绍开心吧,激发小学生兴趣

二、教师演示教具,引导小学生交流,初步探讨缓解不开心的方法

1、教师表演故事《开心吧》。

提问:小猪为什么不开心?怎样才能让它开心呢?

2、讨论:你觉得开心吧好吗?好在哪里?

3、出示三幅挂图,请小朋友帮图上的.小动物想办法,寻找化解不开心的更多方法。

小组讨论:

(1)小猫的玩具被同伴抢走了。

(2)小兔子在跳远比赛中输给了青蛙。

(3)小熊摔了一跤,把新裤子弄脏了。

教师总结:其实呀不开心会对我们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哦,有的人不开心,就会乱发脾气,乱扔东西,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有的人还会找别人出气。这样的话,对自己身体不好,也影响别人。所以,当我们遇到不开心的时候、生气的时候等等,我们要想办法让自己开心起来。

三、引导小学生联系日常生活,讨论、掌握缓解不良情绪、情感的方法,并将化解不开心的方法画在开心卡片上

1、小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不开心的事情呢?你想了什么好办法让自己开心呢?

2、引导小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快速记录开心方法,制作开心卡片。

3、小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小学生把画好的开心卡的内容,告诉周围的同伴或老师。

四、出示“出气袋”,引导小学生合理发泄心中的不快

1、游戏:出气袋。

2、提醒小学生要合理的发泄心中的不快,发泄时既不能伤害到自己,也不能影响到别人。

五、律动出场,继续传递快乐

健康教育小学教案篇8

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重点:

使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和养成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过程:

一、交待任务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生活习惯,有的是好习惯,有的是坏习惯。好的习惯应发扬,坏习惯就要改正。如果你有某些坏习惯,这节课我们就要帮助你改改你的坏习惯。

板书:改改你的坏习惯

二、新授部分

1、看课堂剧《小红的三餐》:故事大意:小红早晨起床,洗濑完毕,妈妈把饭菜在餐厅摆好,叫小红吃早饭,小红说:“妈妈,我不饿,我不吃。”说完就上学去了。中午放学小红一进家门就看见桌上放着她平时最爱吃的红烧排骨,小红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一直吃到不能再吃为止,下午上学的路上开始胃疼,晚上回家发现只有一个她最不爱吃的酱茄子,小红只吃了两口就不吃了。

师问:课堂剧中小红有哪些坏习惯生答:板书:不吃早饭,暴饮暴食,挑食师问:这都是哪方面的坏习惯生答:师板书:不卫生。

师问:谁能说说不卫生的习惯还有哪些生答:师板书:

师问:你有这方面的坏习惯吗你准备怎样改正。

小结学法:(略)

2、观看课堂剧《小明的100分》。

(大意:)老师说今天的数学卷子,我已初步看了一遍,现在发还给你们,我公布正确答案,要求同学们对照标准答案自行打分。小明左右一看没有注意,忙把填空中的错误答案改正过来,打上100分。这节课结束时老师说:“同学们,老师是在做一个诚实测验,如果你有不诚实的表现要改正。

看幻灯出示的问题,同桌讨论后回答:

(1)小明这是一种什么坏习惯。

(2)不诚实、欺骗老师这属于哪种坏习惯。

(3)还有哪些习惯是人际交往中的坏习惯。

(4)如果你有这其中的坏习惯,你打算怎么办?

3、观看课堂剧:《客人来了》故事大意:张叔拿来一盒礼品到小立家做客,爸爸接过礼品盒放在桌子上后跟张叔叔谈话。小立打开礼品盒,发现里面有她爱吃的蛋糕,就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嚷着叫爸爸陪她到公园玩儿。

看幻灯:出示题:

(1)故事中小立有哪些坏习惯

(2)这是哪方面的坏习惯

(3)还有哪些是家庭生活中的坏习惯

(4)如果你有打算怎么办

用刚才学习前两个内容的方法自学,小组讨论,派一人回答。

4、说说你或你发现别的`同学有哪些日常生活中的其它不良生活习惯,你的改正措施。

三、总结

1.问: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师总结:

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某种或某些不良习惯。只要大家从小勇于认识和承认自己的不良习惯,并下决心纠正,就能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师讲解,大家齐读。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认识到拖拉作风的危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明日复明日。

板书设计:不要明日复明日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