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敬老活动总结5篇

时间:2023-01-18 作者:Kris

通过有趣的活动小伙伴们肯定收获了不少的经验,在活动结束后不妨写一份活动总结,想必多数人在结束了活动之后,都会写好活动总结的,总结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青年敬老活动总结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青年敬老活动总结5篇

青年敬老活动总结篇1

今年的工作,具体汇报如下:

一、建制度全面实行规范化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敬老院管理人员素质,选好配强敬老院院长和工作人员,龙南县民政局面向全县发布了招聘公告。采用了“公开招聘,择优录取”的办法,招聘了一批人员素质高、服务理念强的敬老院工作人员。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在加大软硬件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努力实现人性化管理。一是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以制管院。在广泛征求供养对象基础上,制定了院长责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院务公开制、食堂管理制、财务、卫生、医疗、文化娱乐等一系列制度,而且定期组织院民学习讨论,促使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并做到上墙公示,接受院民监督。二是强化院务管理委员会作用。为确保院内规范有序运作,实行民主管理,文明办院,选举7人组建了院务管理委员会,负责敬老院日常事务管理及重大事项决定,同时负有监督院长及管理人员工作职能。并定期检查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三是加强服务人员素质教育。坚持把提高服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服务能力放在首位。平时组织学习业务知识,解决实际困难。针对院内老人热点、难点问题,经常展开讨论,商量对策,在学习探讨中提高服务能力。为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增强责任感与自觉性,对照岗位目标责任制,实行定期考核,并同个人利益挂钩。

二、加强管理,不断改善五保老人入住环境,努力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加强对敬老院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制,严格值班制度、出勤制度、奖惩制度、分工负责制度、包干制度等,做到人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五保老人也按住宿区选举舍长,加强对各住宿区环境、安全检查和对老人外出的管理。

其次,定期对五保老人的衣服、床上用品、日用品进行更换,保持老人始终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状态。保证日常文娱活动不断,定期组织开展较大的文体活动,使五保老人心情好,并有正常的情感交流。

第三,组织开展生产活动,既提高院内生产自给水平,又使有劳动能力的五保老人有事做,满足他们劳动和创收的需要。

三、强帮扶致力形成尊老敬老氛围

为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敬老院工作良好局面,促进敬老院健康发展,我们积极争取,努力实现敬老院与社会的互动。在镇民政办、妇联、团委等部门的协助下,充分利用镇广播台、有线电视和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尊老爱幼美德,营造共助氛围,收到了显著效果。几年来,每逢节日县民政局、镇政府、学校、商联、残联、地税、社区等单位门都送来关爱之心,而且一些社会各界人士也纷纷前来慰问老人;平时中小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为老人打扫卫生、种植花木;医院医护人员经常为老人体检、宣传健康知识,开展咨询服务;学校学生和民间艺术团多次来慰问演出;镇政府在镇财政相当紧张状况下,每年还千方百计挤出资金投入建设和改造。我镇敬老院的社会帮扶机制逐步趋于完善。

存在的问题:

1、管理人员工资低,缺少工作的热情,影响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2、敬老院扩建后,入住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要想使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认真搞好宣传工作。为此,我团委通过读书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评比和“校园之声”栏目,营造了活动氛团,使广大师生能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每一项活动。

这些年来,我镇敬老院建设快速发展,敬老事业不断上新水平。虽然我镇敬老院的工作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成效,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乡镇比,我们仍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基础工作,创新机制,突出特色,把我镇敬老院建成美好和谐的老人家园,不断为推进社会福利事业而努力。

青年敬老活动总结篇2

寒假,我回到了我的家乡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在马牧池敬老院进行了为期7天的个人社会实践活动,在和敬老院的老人们进行交流和帮助后,我意识到这群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正迫切期待社会的更多关怀。在志愿服务同时,我实际调查了邻近乡镇养老院的情况,引发了我对中国农村敬老院老人养老问题的思考,并为相关部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完成此次社会实践,我特地找到了几名有相关实践主题的初中同学协助,他们是王光发(山东理工大学),管祥金(青岛港湾职业学院)和刘笑(淄博职业学院)。为了让这次志愿服务真正帮助到急需帮助的群体,我们把实践的地点选在了我们乡的马牧池敬老院。

马牧池敬老院是我们马牧池乡唯一的一所敬老院,接纳全乡十几个村子的孤寡老人。在实践之前,我们先是找到了敬老院的院长了解老人的情况。我们说明来意之后,院长对我们几个人的敬老院志愿服务之行给予了肯定,并把老人的情况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说明。马牧池敬老院现共有老人23位,全为男性。大部分老人来敬老院是因为孤寡原因,少数几位因为儿女外出打工无人照料来此。

为了更好地了解敬老院中老人的生活情况,我们利用这7天时间依次到老人寝室看望了他们,通过这7天的志愿活动,我们发现虽然敬老院给那些孤寡老人提供了安身之地,可是他们在此的生活并不如我们之前想象的那般美好。虽然我们预想到了农村资源的短缺所带来的同大城市敬老院的种种差距,但是我们也万万没想到农村敬老院的生活是如此这般清苦甚至悲惨。

农村敬老院由于人力物力等方面的不足,存在很多问题。以下是我们发现的敬老院的几个主要问题:

1、老人们的饮食情况令人堪忧。老人们每天只吃2顿饭,而且时间并不固定。早餐:大约在八九点钟,馒头和大米饭,“大米饭稀的就和喝水似的”;午餐:没有,听老人们说,如果怕中午饿,早上就多拿几个馒头,;晚餐:吃地瓜或者馒头,提供的菜多是白菜萝卜,“很少有油花”。老人们反映,即便在过年他们的饭菜依旧如此,没有改善。饮水问题也十分严重。敬老院的水源是附近的汶河,他们都是从这条河抽的水。有时老人会自己拿着壶自己去提水,然后烧开喝。我们到河边看过,河水很脏,岸边还有一个垃圾堆。老人们喝得就是这样的水!老人的营养如何保证?辛苦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们,要吃这样的饭菜,要喝这样的水?

2、老人们的取暖成问题。每个宿舍都有暖气管道,可是敬老院考虑到费用问题,就不再供暖。没有暖气可以理解,但是连炉子也不烧,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老人们就是这样没有取暖设施地熬过了一个个寒冬。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不给老人生炉子,一大堆煤炭到底是为谁堆在那里。

3、老人们的日常起居无人照料。整个敬老院没有一个护理人员,一切事物由老人自己来办。没人给送饭,老人们自己去领。没人打扫卫生,老人们自己打扫。没人洗衣服,老人们自己洗。敬老院什么都没有发。他们的衣服鞋子都是当初从家里带来的。见到他们凌乱的宿舍,脏乱的地面,脏的发亮的大衣,破旧的鞋子,我们除了心酸还是心酸。

4、老人的精神生活十分匮乏。偌大的敬老院只有一个娱乐室。空空的屋子里,一台电视,一个炉子,一个沙发,这就是他们唯一的取暖地点、娱乐地点,一间空气呛人的大房子。那个沙发根本脏得根本不能坐人。不单单破旧更是脏乱,粉尘遍布。但是这仅有的一个娱乐室却可能是老人们最暖的地方,最开心的地方。据老人讲,按规定他们每间宿舍有一台电视的。

5、老人寝室的硬件设施落后,并且不齐全。我们去过各个宿舍,有的风扇上已经锈迹斑斑,有的风扇连开关都没有,还有的风扇只剩下2个扇叶。有的老人们根本没有暖壶。老人的被褥什么的都是自己当初来敬老院时带来的,敬老院没有发过,有的老人床上只有薄薄的一层褥子,坐在上面很硬很凉。有的宿舍门窗的玻璃早已破碎,可是没有修补。没有暖气,没有炉子,没有温暖的被褥,有的只是呼呼的寒风和冰冷的床板,老人们是怎样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一个个寒冬的?此次志愿活动,有2个场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场景一:

敬老院没有给老人们安排午饭,老人们中午饿了只能吃早上剩下的馒头。在我们去的第一天,我们就亲眼看到了老人们烤馒头的场景。照片中就是烤熟的馒头,不单烤焦了还沾满了灰烬,这就是老人的午餐。旁边的脚是另一位老人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老人的棉鞋已经破旧得失去了御寒功能,脚的这样的姿势可以让他稍稍感受到炉火的温暖。

场景二:

我们问老人在照片时,老人们激动地答应了。看来老人们真的许久没照过相了,他们在镜头前表情局促和紧张。这个细节让我们很心酸。

场景三:

既然敬老院无法改善老人的饮食条件,我们几个人就自己给老人带去了散装的饼干。老人们收到饼干后眼眶中竟有泪光闪烁。在我们一般人看来微不足道的饼干竟然给老人们带去了这么大的感动,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实践过程中,我委托附近几个乡镇的同学对其所在地敬老院进行了调查,发现也都存在类似问题。只有县城的养老院,老人生活水平较高,虽然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这个社会特殊群体,他们年轻时曾为我们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而晚年无依无靠的状况却让他们无法最大限度享受社会进步的福利。我看到,基层也已经越来越重视民生,开始逐年提高老人们的生活待遇。可是在农村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农村敬老院中老人的生活仍然处于艰难的处境。我将上述问题总结后给马牧池敬老院的刘院长写了一份建议信,希望对改善老人们的生活尽到自己的力量。

结束语:

在实践过程中,我思考当前中国农村存在的养老问题,在我所在的山东农村,家庭养老依然承担着重要责任,然而随着养老现实成本较高,实际上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存在较大障碍,而且身边的农村养老政策贯彻得并不彻底,农村养老也需要制度化规范化,实现这一步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这次实践中我培养了自己接近社会,感恩社会的心态,锻炼了自己的韧性,和敬老院老人们建立了良好的情谊,也使自己的这个假期变的更充实,更有意义。最后我要对马牧池乡敬老院的刘院长及各位爷爷们能协助我完成这次暑期实践任务表达最真挚的谢意,同时我祝愿马牧池敬老院老人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青年敬老活动总结篇3

在团总支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在团委及各部门的关心下,通过本协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工作,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一、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尊老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次“情系敬老,爱洒花甲”青年志愿者走进x县敬老院活动,为老人们在寒冬中送去了温暖,让他们单调的生活多了一些色彩,并通过这次活动努力营造了一个敬老爱老良好社会氛围。

二、活动的优点

1、活动前期准备充分。调研部获取了有关x县敬老院的详细情况,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秘宣部认真进行策划和宣传工作,吸引了许多非本协会成员加入到这次活动中,体现了活动的根本目的。服务部认真进行活动中具体事项的准备工作。外联部积极联系各相关单位和部门,为活动的进行铺平道路。

2、活动中组织紧密有序。各负责人都能尽到自己的责任,认真工作,处理各种情况。在服务过程中,成员间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细心的服务老人,为x县人民展示了xxx学子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1、表演文艺节目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结尾过于仓促,以后应提前对突发状况做好预备方案。

2、活动时间较短,不能将各项预期安排完整地进行。希望下次活动能够与对方做好进一步沟通,延长活动时间。

3、活动末尾,决策失误,使秩序混乱,阻碍了活动顺利完结,以后对于临时问题需要更多快速冷静的思考。

通过这次活动锻炼了本协会成员社会服务的能力,为以后的志愿活动积累下经验,同时吸引了一大批同学加入我们的志愿活动,达到了这次活动的活动目的。

青年敬老活动总结篇4

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走进敬老院顺利的展开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收获。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但是仍然为了此次活动做了充实的准备,和敬老院联络并商谈所需物品,分工负责委员,采购物品等等。

进入敬老院前,首先是分小组(2—3人一组),再次和参与人员强调相关注意事项,当我进入敬老院后,感觉的不再是紧张和陌生。熟悉的分发物品,和老人聊天的同时,打扫卫生,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当然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认证部副部xx为老人表演了戏曲,博得阵阵掌声,连老奶奶本行都不住的夸奖。脸上绽开那久违的笑声。当忙完打扫卫生后,坐在老奶奶床边仔细的为老人剪了指甲,真的是第一次,那长满茧的手经历了多少沧桑,指甲剪剪得非常吃力,甚至都想放弃,不过老奶奶在一旁对我叙说,自己老花眼看不到喽,没办法自己剪,你们真好,这样就会卫生多了。一边说一边还欣慰的看着我,旁边同学还开玩笑的说我做的这么有经验可以认干奶奶了,可是回想起来,自己却并没有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剪过一次指甲,哪怕一次都没有,心理很愧疚。

活动就快要接近尾声后,一位老爷爷突然握住了我的手,紧紧地握住。我知道这一定是不舍,就在松开的那一刻,他又握住了我的手,并且叮嘱我们下次还要再去看看他们。我在心里更加坚定了一个道理,老人需要的不是吃的,用的,而是温暖,我们的青春让他们总会想起过往。让他们觉得祖国的希望。

回来的路上,听到参与人员的交流:“以后不想进敬老院,太孤独了”。听到这里,心里很不是滋味,是呀,当我们走后,老人又会回到沉寂的生活,他们在数着日子,没有期待么。我想会有。

最后,活动的举办还是有不足的,比如人员的具体分配,时间的把握,活动开展的有序性。希望下一次在举办活动时,不会因为人员的增多而有点手忙脚乱,具体落实任务。

经过此次敬老院之行,我对敬老院的生活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此行使我们知道社会生还有许多老人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帮助。每位志愿者在这次活动中都表现得很好,我们不仅仅给老人带去了欢声笑语,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一次不同的经历。我们衷心的祝愿老人们能够愉快的度过晚年。

青年敬老活动总结篇5

子女是我们生命的延伸,这每个人都明白,但很多人忽视了父母,父母,是我们生命的前身。

这是一部以金秋的思念为主题的电视剧中的台词。剧中描绘出一位为子女任劳任怨操劳一生的单亲母亲。当这位母亲年华老去,不能为儿女们做任何贡献且患上不轻的老年痴呆时,却遭到了孩子们的嫌弃,但是不管母亲怎样老年痴呆,对孩子们的爱却一向不变。之后,他们最后意识到母亲的伟大和深沉,最后当然是一家其乐融融。

这次去敬老院,我也是怀着极大的敬意踏上这片土地。因为我即将看到的每位老人都是一位父亲或者母亲,都毫无保留地付出过,都怀有极深沉而持久的爱。

他们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那些慈祥而宽厚的笑容一下子就打消了我们的小小紧张。在老人们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这家敬老院。令我们感到很高兴的是这儿的条件很不错,房间大而明亮,老人们即使坐在房间里也能很舒生日祝福251服地晒太阳,而且每间房间都有空调,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娱乐设施和运动设施,老人们在闲暇时也能够打打乒乓球,打打桌球,下下棋,打打太极,练练剑,看看电影,老人也喜欢看看书读读报,也喜欢音乐,甚至还有一位老人带来了电子琴,时不时便自我陶醉一番,生活还是挺有滋有味的。

之后,在和老人们聊天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老人们大多子女都很忙,因为没时光照顾老人,所以把老人送到敬老院,同时也因为敬老院的条件设施都很好,所以也大概能够放心了。老人的孩子们都不常回家,所以老人们看到我们也很开心,很乐意跟我们聊天,对于我们的到来也很感动。

在表演完我们精心准备的节目后,老人们邀请我们跟他们一齐活动活动,没想到老人的乒乓球技术竟也如此精湛,没几回合我们便败下阵来,这时老人的脸上也浮现出略显小孩子气的骄傲,让我们感觉更加亲切。

离开的时候,老人们都恋恋不舍,送我们上车的时候,老人们向我们挥手告别,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次过完春节回家时,奶奶站在路口向我们挥手告别久久不愿转身的情景,心里有些酸酸的。

每位老人都曾年轻过,都曾韶华似锦过,可他们把他们最精力充沛最好的年华都无私地奉献给了自我的孩子,而当他们年华逝去,容颜渐老,他们的孩子最后茁壮成长,能够不需要他们的力量自我生活,他们最后能够停下来歇息,能够好好看看自我的成果,但是他们的孩子也有了自我的孩子,他们的孩子也一如他们当年一样把自我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自我的孩子,他们努力工作,竭尽全力让自我的孩子进最好的学校,理解最好的教育,过最好的生活,却忽视了自我当年的成长是依靠了什么才有这天的辉煌,他们认为父母再也不能带给他们最需要的帮忙,也不能很到位地理解他们,甚至还会经常有一些让他们啼笑皆非的言语或举动,他们或许还会认为父母影响了他们在别人心中的地位,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所以,他们并不太乐意跟他们以前仰望以前极其崇拜的巍峨的高山对话,不乐意分享他们的开心或者压力,或者悲伤,不乐意再向儿时那样亲昵地挽着父亲或母亲的手出门,甚至,想要远离他们。难道他们不曾注意背后那哀伤而眷恋的目光,那衰老而孱弱的身影,那张开了嘴还没说出口的话?或许注意到了,但他们还是选取忍心而狠心地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