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案应该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教材和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准确的知识传授和指导,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优秀幼儿园教案参考6篇,供大家参考。
优秀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
2、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小朋友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溺水事故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对,现在是夏季,天气渐渐变得热了,你们热了怎么办?
2、今年有好几个小朋友因为天气热就去河里、池塘里洗澡,你们想知道他们去洗澡发生了什么事吗?(有好几个小朋友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
二、防溺水教育。
1、小朋友们,我们怎样才不会发生溺水事故呢?
2、教育幼儿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3、教育幼儿在来园、离园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河游泳。
4、我们还小,很多小朋友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人不慎掉进河里、池塘、水井里等,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5、前段时间,我们瑞金的一个乡镇小学的学生,结伴到河里去钓鱼玩,有两名学生不慎掉
进河里溺水死亡,这个悲惨的事实告诉我们了什么?这几个同学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我们应该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6、观看溺水事件图片,请幼儿讨论说说应该怎么做?并引导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结束活动。
优秀幼儿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结构玩具的特性。
2、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材料:
积木、插塑若干。
区域规模:
设2个区,每个区5~6名幼儿。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搭建和拼插,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帮助。
2、教师要多称赞幼儿作品,也可以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活动效果:
达到活动目标。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既要让他们记住活动内容又要保证安全还要活动的井井有条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始终都以语言来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优秀幼儿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玩棒的过程种尝试用“三角撑”的方法架起筷子。
2、初步引导幼儿用统计的方法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以及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一次性筷子若干、台布5块。
2、统计表5张。
【活动过程】一、自由玩筷子 1、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筷子,看谁玩的方法多,方法好。
(幼儿自由玩筷子,教师参与)
2、提问:刚才你是怎样玩筷子的.,用了哪些方法?(幼儿讲述)
二、想办法把筷子竖起来,并记录(统计表附后) 1、导语:小朋友玩筷子的方法可真多,现在请你们猜一猜,如果不用任何东西帮助,筷子能够站起来吗?(幼儿自由讨论)
那你们就去试一试,然后把你尝试的方法和结果记录在这张表格的第一次操作格里。
2、幼儿尝试、操作,并记录。
3、分组汇报。
导语:你们让筷子站起来了吗?用了几根筷子?
三、再次尝试,启发幼儿用“三角撑”方法架起筷子。 1、教师启发幼儿用三根筷子互搭竖棒,要求不用任何支撑物,把筷子竖起来。
师:请你们试着用三根筷子架起来的方法,让它们站起来,并把这次的结果记录在表格的第二次操作格里。
2、幼儿操作,教师参与。
四、展示记录表,讨论活动结果,引出其生活用途。 1、展示五组记录表,(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幼儿分组汇报。
2、小结,引出其生活用途。
优秀幼儿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物体有长有短,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能比较3个物体的长短并排序。
2、体验飘带舞动的快乐。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课件、丝带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幼一起做动物模仿操,引发幼儿兴趣,并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长短。
二、活动开展
1、观看课件讨论,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引起幼儿对生活中长短事物的关注。
(1)图片里有什么?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2)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各种不同长短的事物。
2、师幼探讨,共同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
3、尝试按不同的方向给3个长短不同的'丝带进行排序。延伸目标,在幼儿掌握按一定顺序简单排序时,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摆出不同的造型,鼓励幼儿用自己语言大胆表述出来。
三、激发幼儿想象力,体验飘带舞动的快乐。
1、通过比较,理解长短是在一定条件下比较出来的,具有可变性。
2、想象空间:玩丝带。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的操作材料比较长短并排序,也可根据幼儿掌握情况将数量增加到4。
美术区活动延伸:创意守恒。提供长度一样的毛线让幼儿进行粘画,引导幼儿发现在长度不会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活动反思:
活动的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收获也很多。只是幼儿在做实验中急于想动手操作,没听清老师的注意事项,活动纪律比较混乱。可见幼儿的探索和发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探索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可直接控制,而应以尊重和支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环境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优秀幼儿园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明白有鼻涕要用纸巾或手绢擦干净,不可以用衣衫擦。
2、通过幼儿教师的演示与孩子自个儿的联系,初步领会准确地擦鼻涕方式。
3、努力做个爱干净的、爱干净的孩子。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抽纸一人一张。
2、预备手偶玩具:2个丁丁、妞妞,及手偶表演。
教学过程:
一、幼儿教师展示手偶玩具,并表演:
1、幼儿教师:你们好,我是丁丁。阿嚏,阿嚏,我伤风啦。看!我的鼻涕都流出来啦,我要将它擦掉。(左边这只手擦一下、右边这只手擦一下)啊!鼻涕都流到脸上啦,然后用手擦擦。(左边这只手擦一下、右边这只手擦一下)
2、幼儿教师:如此好!我是妞妞。气温低啦,我也伤风啦。我的母亲在我的身上别了手绢。例如果鼻涕流出来啦,我便拿好艘怕轻轻擦干净。阿嚏!阿嚏!(用手绢擦)看!我擦得多干净呀!
3、幼儿教师:你喜爱哪余割孩子,为何?
二、依照表演内容,组织孩子比较探讨。
1、幼儿教师:丁丁是怎么样擦鼻涕的?例如果你有鼻涕,会怎么样擦?呢幼儿教师:你喜爱谁哩?为何?例如果你有鼻涕,会怎么样擦哩?
2、幼儿教师汇总告知孩子有鼻涕,要用自个儿的手绢或纸巾擦干净。
三、幼儿教师带着孩子一块儿学习擦鼻涕的方式。
1、幼儿教师边念童谣“擦鼻涕”边做擦鼻涕动作——先用纸巾把鼻子包住,轻轻拧一拧,把纸巾对折,在包鼻子轻轻拧一拧,一直到鼻涕所有擦干净,最终把纸巾丢进畚箕。
2、孩子练习,幼儿教师个别指导,勉励孩子做爱干净的孩子,有了比特自个儿擦干净。教学中我用2个娃娃来表演,还添加了请个别不会准确使用手绢擦鼻涕的孩子上来演示擦鼻涕,让大伙儿说一说他擦的对不对,应当怎样做。并随机叮嘱孩子应当每日带一块手绢来幼儿园。
教学反思:
活动中通过启发幼儿通过猜猜:用谜语吸引幼儿的注意谜语隐含鼻子涕的儿用生活方法有权威性,幼儿爱听医生的话,会专注地学习。做做:每人都来经验来了解鼻子的功能。看看:用医生妈妈教幼儿擤鼻子和擦鼻学,用纸巾来练习,幼儿学得快,学会了。
优秀幼儿园教案篇6
游戏目标:
培养幼儿勇敢的性格
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让幼儿学会听口令玩游戏,锻炼反应能力和倾听能力。
游戏准备:
跳绳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游戏玩法:
1、请幼儿自主探索绳子的不同玩法,并展示给大家,比比谁找出来的玩法最多。
2、绳子变圈圈,老师去掉部分绳子,放大灰狼来的声音(由一名老师扮大灰狼,小朋友们赶快跑到圈圈里,没跑到可被大灰狼吃掉,老师继续去掉一半绳子,游戏继续,直到圈圈里只能装下5个小朋友为胜利。
游戏规则:
1、当大灰狼来时,幼儿必须把自己的身体全部放到圈圈里。
2、被吃掉的小朋友站在旁边为小朋友加油!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小百科:绳子的出现最早可以上溯到数万年前。在人类开始有最简单的工具的时候,他们便会用草或细小的树枝绞合搓捻成绳子了。人们用它捆野兽、缚牢茅草屋、做腰带系住草裙……再后,出现了"结绳记事",用绳子结出大小的疙瘩记录事件。那是文字诞生前,人们的记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