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教案通用6篇

时间:2024-04-17 作者:lcbkmm

一份优秀的教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专注力,有了教案,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儿歌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

儿歌教案通用6篇

儿歌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

2、并用演奏和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中的应答部分。

3、喜欢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歌曲《幸福拍手歌》。

2、乐器:沙锤、圆舞板若干。

3、手偶:小熊、小马、小兔。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老师:"小朋友们,当你幸福的时候你会怎么做?让我们听听歌曲中是怎么做的。"播放歌曲《幸福拍手歌》,谙幼儿欣赏。

2、通过角色表演的方式练习应答部分的声势节奏|××|。

(1)"今天我给大家还请来了三个好朋友。让我们来问问他们幸福的时候会做什么。"(老师分别拿出小熊、小马、小兔。)出示歌曲内容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诗歌。指导幼儿发音要清晰准确、有节奏感。

幼儿:"(小熊、小马、小兔)当你幸福的时候你会做什么?"老师以动物的口吻用歌唱的方法回答。

小熊说:"当我幸福的时候我会拍拍手,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啊那么大家都来一起拍拍手。"小马说:"当我幸福的时候我会跺跺脚,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啊,那么大家都来一起跺跺脚。"小兔说:"当我幸福的时候我会拍拍肩,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啊,那么大家都来一起拍拍肩。

(2)引导幼儿回忆小动物们表现幸福的形式"拍手、跺脚、拍肩",并把这些声势动作加入到歌曲中。

老师:小朋友刚才小熊、小马、小兔幸福的时候它做了什么动作?(拍手、跺脚、拍肩。)播放歌曲和幼儿一起做声势动作|××|,并自愿跟唱歌曲。

3、根据已有经验创编歌词。

老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当你幸福的时候还会做什么?"如:哈哈笑、耸耸肩、拍拍退、点点头……把幼儿创遍的歌词加入歌曲当中,进行表演。

4、用演奏和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中的应答部分。

(1)每位幼儿自己选择一种乐器,并接乐器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沙锤:按照节拍为唱歌词的部分伴奏;一组圆舞板:按照节奏|××|为应答部分伴奏;进行合作表演。

(2)两组幼儿交换乐器,进行合作表演。

老师提醒幼儿看指挥。

活动延伸: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快乐的笑脸。

区角活动:可在音乐角投放多种乐器,供幼儿自由选择为歌曲伴奏。

领域渗透:结合语言活动,进行谈话——幸福的生活,使幼儿懂得什么是幸福。

活动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气氛非常好,因为孩子们充满了快乐。音乐活动的教学,常常能为孩子带来莫大的快乐,在快乐的气氛中,孩子们能够学习到新的歌曲,也能进行表演,整个活动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进行学唱的时候,没有我的提醒,孩子已经知道在句末要进行拍手,因此在我范唱的时候孩子们能很好的配合我。虽然在进行器乐的演奏时孩子会忍不住多摇几下铃鼓,对敲几下响板,但是在整个活动中他们的纪律还是非常不错的,能够非常准确地唱准弱起的重点,也能对句末的拍手进行一个较好的节奏掐点。创编中幼儿的想象力也展开了翅膀。整个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

儿歌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行走姿势,并喜欢模仿其动作,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环境中学习儿歌。

2、在掌握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创编儿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春景背景图、小动物图片、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在音乐《郊游》声中,一起走入活动室。

教师:美丽的春天来到了,我们的小脚丫穿上了漂亮的春鞋,一起去郊游吧。

二、猜猜小动物,模仿走路,初步分句学念儿歌。

教师:春天真美啊,有几个小动物想和我们一起做朋友,一起玩,让我们一起猜猜是谁呢?"

1、小白兔--谜语引出"长长的耳朵红眼睛,爱吃萝卜和青菜。"

小白兔是怎样走路的?学学小白兔走路"小白兔走路跳跳跳"

2、小鸭子--看看嘴和脚,看看这是谁?(根据特征小结)

学学小鸭子走路?小鸭子走路时什么样子的?"小鸭子走路摇摇摇",学学小鸭子走路。

3、小乌龟--这个小动物走路爬爬爬,而且爬的很慢很慢,是谁呢?

小乌龟长的什么样呀?(背上背个壳)学学小乌龟爬爬爬,"小乌龟走路爬爬爬"

4、小花猫--听声音,听,谁来啦?(打招呼)

小花猫走路时什么样的?"小花猫走路静悄悄"(丰富词汇:静悄悄)

示范:静悄悄走路,为什么小花猫走路时静悄悄的?

你们会不会静悄悄的走路呀?学一学

三、完整欣赏儿歌,学习儿歌。

1、幼儿完整欣赏儿歌。

教师:这些小动物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呢,你们想不想听啊?

2、学念儿歌两遍。

师:好听吗?我们一起学学。那我们用好听的声音再来念一遍。

3、念儿歌,玩模仿游戏。

师:念的真好听,那我们一边念儿歌,一边模仿动作表演,行吗?

(鼓励幼儿边大胆的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动作边大声的念儿歌。)

四、尝试创编。

1、出示幼儿熟悉的小动物。

教师:又有很多小动物来了,是谁呀?这些小动物是怎样走路的。

2、尝试学着用儿歌中的句式来创编儿歌。

教师:我们用儿歌里一样的话来说,谁来试试?

把小朋友编的内容添加到儿歌里,大家一起朗诵。

五、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的走路?

1、教师:"小朋友知道了这么多小动物走路的动作,那平时我们在什么时候应该慢慢地走?"(上下楼时、下雨天地上湿的时候、手上拿着碗杯的时候等)

2、教师:"那平时我们在什么时候应该轻轻地走?"(有人睡觉的时候等)

六、结束活动。

教师:小朋友,你们和小动物玩的开心吗?我们该回去喽,一起和小动物再见吧。

在《郊游》音乐中走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儿歌:《走路》

小白兔走路跳跳跳,

小鸭子走路摇摇摇,

小乌龟走路爬爬爬,

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教学反思

1、这次活动根据幼儿对小物们那种特别喜爱,喜欢模仿它们走路的一些动作来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发展经验水平以及学习特点,通过音乐活中的'唱与跳,使幼儿语言上的表述与动作协调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增强了幼儿表演的自信与欲望。特别是最后一个游戏环节,到结束,小朋友还玩得意犹未尽。这样为后面的延伸环节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小班幼儿因为生活经验少,所以对创编动作有了一定的难度,如果能让家长配合,提前带小朋友多观察一些小动物走、跑的样子。或者做些有更多小动物走、跑的课件,相信这节课就上得更加丰富生动了。

儿歌教案篇3

目标:

1、 引导幼儿喜欢听儿歌,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2、 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准 备:

1、小猴子手偶、每人一份吹泡泡的玩具材料、过渡音乐、轻音乐。

2、为幼儿创设愉快轻松的氛围,以游戏的口吻和幼儿进行互动,给幼儿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用不同的表情、声音、动作等激发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

过 程:

一、 玩游戏

教师握手偶,以小猴子的身份引导幼儿先来进行吹泡泡的游戏。并提出问题:泡泡像什么?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二、 欣赏儿歌

1、 幼儿听过渡音乐放好玩具后坐下,结合刚才的游戏体验欣赏教师朗诵儿歌。教师朗诵时屋子四周飘散着泡泡,播放轻音乐,生动、形象地配合肢体语言吸引幼儿认真倾听。

2、引导幼儿回忆:儿歌中都提到泡泡像什么?(西瓜、太阳、眼睛、气球…)并惊喜地说出:其实儿歌内容都是小朋友自己想出来的,老师只是帮大家整理成儿歌。表扬小朋友仔细观察,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3、 再次欣赏儿歌。当教师朗诵完儿歌的最后一句“小朋友想一想,泡泡还像什么呢?”时,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鼓励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并对幼儿的想象充分肯定。

三、 活动总结

教师同样以小猴子的口吻对注意倾听及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幼儿给予充分的肯定,请他们和小猴子拥抱;对有些胆小的幼儿提出希望,请他们握握小猴子手。

四、 活动延伸:

1、 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有感情的朗诵,表达出自己对所想象事物的不同情感。

2、 进行绘画活动,幼儿边说边画,练习画圆。

3、 根据幼儿的兴趣续编儿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创造力。

附儿歌:

吹 泡 泡

呼……

吹泡泡,吹泡泡

吹出一串大泡泡

像西瓜,像气球

像太阳,像脸蛋

还像乌黑的大眼睛

小朋友想一想

泡泡还像什么呢

儿歌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认识春天的花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使用棉签画画,用皱纸制作迎春花,用油画棒画出迎春花画出它的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注意画面的合理布局、整洁美观。

3、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4、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带幼儿到户外寻找迎春花,并观察它的主要特征。

2.物质准备:

范例—迎春花。褐色、黄色水粉颜料各3盘,每个幼儿16开的白纸1张,棉签若干支。树枝20根,黄色皱纸剪成小常条若干,胶水20支。油画棒、16张白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画迎春花的兴趣,让幼儿自由自在地观察讲述迎春花,并有强烈绘画、制作的兴趣。

1、师:小朋友,知道现在什么季节吗?(春天)谁告诉老师,春天那些花开放了?(看课件)春天有这么多美丽的花开放了,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哦,知道春天最早开放的花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很美的花,小朋友想看吗?这是什么花?长得怎么样?叶子又是什么样的?这是春天开得最早的花,那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制作迎春花?”。

2、幼儿谈论自己使用的方法:蘸颜料用棉签画、油画棒绘画、用皱纸粘贴成迎春花……

3、教师小结:迎春花是黄色的,它是先开花后长叶子的,迎春花的枝条又细又长有的长可达2m以上。

二、教师讲解让幼儿正确认识用棉签画迎春花的方法以及注意点。

1、今天,我们一起来把迎春花画出来好不好?你想一想用什么画迎春花呢?"教师逐一出示颜料、棉签,教授孩子们棉签作画的。

方法: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捏紧棉签的中部,将棉花部分蘸上颜料作画,

注意:棉签上颜料不能蘸得太多,太多了颜料会流下来的。

2、老师示范画迎春花

1)教师示范绘画、制作过程,让幼儿正确认识用棉签作画的方法;用油画棒绘画的技能;用皱纸粘贴的技能。

2)“我们先用一根棉签蘸上褐色的颜料画上弯弯的树枝,弯向地面。棉签上的颜色不能蘸的太多,太多了颜色会在画面上流动。”用另一根棉签蘸上黄色的'颜料画上小花,每根枝条上有许多花朵,注意花朵的大小基本一致。

3)用黄色的皱纸捏成小花粘贴在一起,再贴在树枝上,小朋友做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把花瓣弄在地上,说话时声音要轻轻。

4)用油画棒在画纸上先画树枝,再画花朵,注意花朵要均匀。

三、提出要求,让幼儿自己绘画。

1、想画棉签画吗?(想)让幼儿自己开始绘画,并注意对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幼儿给予不同的指导。画的时候要保持桌面和衣服的整洁,画面的布局要合理,画好迎春花以后还可以添画些什么?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对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幼儿给予不同的指导。

四、提高幼儿欣赏能力

1、提高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给以不同层次的幼儿有发言机会。

2、让每一组的幼儿轮流拿着自己的画站到前面,请其他组的小朋友说说谁的画很美,美在哪里?

活动反思:

本次数学活动培养了幼儿对棉签画的兴趣和对自然的认识,迎春花是自然界中很美的事物,孩子们非常喜欢迎春花。如何让孩子表现 迎春花的美呢,我们选用了棉签画的形式,让幼儿尝试用棉签作画,一方面幼儿对于棉签有浓厚的兴趣,再者棉签是容易表现迎春花美的最好诠释材料,用棉签点化最能形象地表现迎春花的花瓣形态,将迎春花的古典美凸显。且棉签画简单易学,易于小班孩子接受。 对于目标的达成度还是比较好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幼儿欣赏和感受到了迎春花的特征和美,通过说、作画等形式,萌发了幼儿对春天的美的感受。幼儿在作画中体验到了棉签作画的快乐。

儿歌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七星瓢虫的特征与农作物的关系。

2. 学习儿歌,培养幼儿朗诵儿歌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七星瓢虫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七星瓢虫

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

你在哪儿见过七星瓢虫?

(让幼儿自由互说)

2.观察图片

教师:仔细看看,七星瓢虫长的什么样子?

引导幼儿发现概括七星瓢虫的特征:

有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是半球形。

穿一身花衣服,花衣服就是它的第一对翅膀,

第二对翅膀是透明的,在第一对翅膀的`下面,只有飞的时候才能看见。

头很小,有一对大眼睛,一对触角,六条腿(三对足)。

背上有7个美丽的大黑点,左右翅膀上各有三个,中间一个大黑点,左右翅膀各一半。

3.教师朗诵儿歌,幼儿倾听。

4.导幼儿学习儿歌

教师领读,幼儿结合图片记忆。

5.各种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激发幼儿背诵兴趣。

6.教师:我们到户外去找七星瓢虫好不好?

自然结束。

附:儿歌

七星瓢虫

小瓢虫,真美丽,

身上穿件花花衣。

数数它有几颗星?

一二三四五六七。

小瓢虫,真卖力,

一飞飞到棉田里,

专抓蚜虫当点心,

乐得棉桃笑眯眯。

儿歌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知道冬至由来。

2、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活动准备:

利用回家时间和父母收集关于冬至的'相关信息!

活动过程:

(一)音乐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导入:

教师弹奏乐曲,幼儿随乐曲演唱。

孩子们,你们歌唱的时候特别专注,真棒!

刚才我们演唱了有关冬节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冬季里有个节日马上就要到了。是什么节日呢?(冬至节)

(二)冬至节的谈论

小朋友说的真好,冬至节就要到了。哪个小朋友能给我们说一说冬至节(叫3-4名幼儿)

冬至节我们可以做哪些活动来庆祝呢?(改变户外运动、包饺子、讲给小班弟弟妹妹)

(三)自行如厕穿着外衣,到小班请弟弟妹妹一起进行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