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案中,教师要考虑到不同教学环节的衔接与过渡,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学时间,避免课堂上出现拖延,总结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1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1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在具体情景中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感受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
2、能读简单的亿以内的数,通过探究,提高同学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
3、实际情景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同学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大数的.意义,掌握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前不久,我们国家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庆祝活动,今天我们首先来回忆一下这历史的时刻。(播放国庆阅兵片段)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庆祝活动吗?
生:这是国庆阅兵。
师:对,这是今年我们国家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举行的国庆阅兵活动,今天我们将通过一节数学课,进一步来了解这一次国庆阅兵。(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2、复习10个一千是一万。
师:参与这次阅兵的除了陆军,还有海军和空军,一共有多少人参与了检阅呢?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参阅总人数约一万人)
生:参阅总人数约一万人
师:一万有多大?
生1:相当于10个一千。
生2:相当于100个一百。
生3:相当于1000个十。
师:一个这样的杯子中装有一千颗绿豆,假如老师想凑一万颗绿豆,可以怎么办?(举起装有一千颗绿豆的杯子)
生:需要这样的10杯。
师:用这样的一个杯子能装得下吗?
1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2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刚刚开始接触数字,对于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并不清楚,所以我想通过这次数学教学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1—5的序数,理解数字的有序性。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促进他们拓展性思维的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认识序数第一至第五。
2、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小旗人手一套、房子(红、黄、蓝、绿、紫)、小动物图片、高楼一栋、记录表
活动流程:
找房子→举小旗→动物找家→ 幼儿操作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学会用第几座的形式来表示不同颜色的房子分别在第几座。
1、 师:好消息,好消息!森林小区要搬迁啦!小动物们请我们去帮忙,我们快出发吧!看,森林里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小房子,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红、蓝、紫、绿、黄)一共有几座?(5座)你是怎么数的?(幼儿自由发挥/从左往右)
2、师:红房子在第几座?
3、幼儿回答:第1间。
4、你是从哪面开始数的`?(引导幼儿说出从左往右数)
5、师:红房子在第一座,我们就用数字几来表示?
6、幼儿:数字1。
7、绿房子在第几座?(第4座)用数字几来表示?(4)
8、蓝房子在第几座?(第2座)用数字几来表示?(2)
9、黄房子在第几座?(第5座)用数字几来表示?(5)
二、用举小旗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序数第一至第五。
1、师:快看,漂亮房子的小主人们出来欢迎我们了,它们都是谁呀?(小鸡、小狗、小鸭、小猫、小兔)一共有几只?(5只)
2、师:要帮小动物搬家我们得先知道他们是怎么排队的。
3、师:先找一找小鸡排在第几个?(第3个)应该用数字几来表示?(3)老师已经为你们每一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五面小旗,那我们就把写有数字3的那面小旗举起来!呀,都举对了,小鸡在向我们跳舞呢。会玩了吗?
4、小狗排在第几个?(第5个)赶快把你的小旗举起来。
5、小猫排在第几个?(第1个)应该举第几面小旗?
6、小鸭排在第几个?(第4个)举第几面小旗?
三、让幼儿学会用第几层第几间的形式表达动物的住处。
1、师:现在呀,小动物们都欢欢喜喜的搬进了新家。瞧!这幢新楼房里都住了哪些小动物?
2、幼儿回答:鸭子、松鼠、猴子、小鸡、猫、狗、小兔、老鼠。
3、师:原来是鸭子、松鼠、猴子、小鸡、猫、狗、小兔、老鼠住在新房子里,它们可真高兴呀!可是搬进新家的第一天它们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动物新村的居委会要请他们自己做一张门牌卡,可是小动物们却不知道自己住在第几层楼第几间屋子,小朋友,我们再来帮帮它们好吗?
4、那我们得先来数数这幢楼房一共有几层楼?(五层楼)你是怎么数的?(从下往上数的)
5、第一层住的谁呀?(小鸭)小鸭住在最底下,当然是第一层啦!我们就用数字几来表示?(1)老师这里准备了一张记录表我们把小鸭子住在第一层记录下来。
6、看看,第一层楼里还住了谁呀?(小猫)
7、那我们就在小猫旁边的格子里也记上一个数字1。
8、请小朋友告诉我老鼠住在第几层呢?请小朋友们数一数,数好后,请一个小朋友把结果用数字卡片记录在小动物旁边的第一个格子里。
9、师:你们真能干把小动物住在哪一层楼都找了出来。那它们都住在第几间呢?我们从左往右数就可以知道了。首先 我们先来仔细数一数每一层楼都有几间屋子?(五间)我们知道小鸭住在第一层,那我们在来看看小鸭子住在第几间。(4)中班数学:认识5以内的序数2
10、师:现在老师来找找小狗找住在哪,你们看看老师找对了没有?
幼:错了,小狗住在第四层第4间。
11、下面还有几只小动物不知道自己住在第几层第几间,就请我们小朋友动动脑筋帮他们找找。
四、幼儿操作记录每一个动物住的层号和第几间房,教师进行指导,鼓励每一个幼儿都动起小手来。
五、结束活动
真棒,你们可真聪明,都做对了,我们今天帮了小动物那么多忙,你们高兴吗?现在,让我们一起做游戏去吧!
中班数学:认识5以内的序数2 相关内容:中班数学活动:过桥中班数学:装水果篮中班数学:图形朋友碰碰乐中班数学:开宝箱—认识数字9中班数学教案:5的相邻数中班数学活动:里外辨识与计数中班数学活动:小动物搬新家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双向排序查看更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1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1000以内数的数数过程,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各数。
2.通过探索、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理解10、100、1000之间的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测意识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正确地数数和理解10、100、1000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每组1000根左右的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用一休的故事创设情境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小客人,大家想知道他是谁吗?(播放一休的录像片)你心目中的一休是个什么样子的?
生1:聪明的。
生2:爱动脑筋的。
生3:是个小和尚。
师:今天,一休想出个数数的题来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做出一休的题目吗?
生:有。
师:请同学们把一休带给大家的小棒倒出来,猜一猜大约有多少根?
生l:300多根。
生2:800多根。
生3:1000根。
生4:20xx根。
师:现在我们就动手数一数,到底有多少根。在数以前,组长要合理分工,想一想,怎么数才能做到以下几个要求:1.数的速度要快;2.数的数量要准确;3.数的结果能让别人很快就看出来,而不用再去数。小组商量好了,就动手数一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小组合作数小棒,组长合理分工,记录数的方法和数的最后结果,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汇报数的方法。
组1:我们小组是这样数的,我们先把20根捆成1小捆,然后数出5小捆捆成1大捆,正好是100根,就这样一捆一捆地摆好,最后数了数,一共有10大捆,正好是1000根。
组2:我们小组是50根50根地数的,50根1捆,然后把2小捆捆到一起,正好是100根,我们数了数一共是10捆,所以就是 1000根。
组3:我们组和他们的不一样,我们以前学过10根捆成一捆,所以我们是10根10根地分。然后把10小捆捆成1大捆,一共捆了
10大捆,就是1000根。
3.找出典型。
师:10小捆捆成1大捆,从这组小棒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小组先商量,然后汇报。
组1:我发现1大捆是由10小捆组成的。
组2:我发现1大捆比1小捆多得多。
组3:我发现10个十是100。
师:这l大捆和这10大捆你又能发现什么问题?
4.小结。
跟同学们说的那样,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三、巩固新知
今天一休还请来了他的三位好朋友,大师兄、二师兄和他最好的朋友小叶子,他们听说大家今天学会了数一千以内的数,都想出个题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战吗?你想先接受谁的挑战?(学生自由选择题目)
一休:你能估计出这些画面上有多少个 (本)吗?
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小叶子:小叶子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猫闯关的游戏,小猫每闯过一关得100分, (演示小猫闯关的游戏)看完了小猫闯关的游戏,你知道小猫一共闯了几关?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共闯了10关;因为小猫每闯1关得100分,它得了1000分,就是10个一百,所以就是闯了10关。
大师兄:大师兄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猫收苹果的游戏, (出示课件)现在小猫已经得了 986分,小猫每收一个苹果加1分,请你仔细数一数,看小猫最后一共得了多少分?
游戏:以小组为单位,从(1) (2)题中任选一个题目。
(1)从592数到613;
(2)数出897后面的8个数;
二师兄:_____、_____ 、800_____ 、_____
小组商量一下,你们小组准备怎么填?你们是怎么数的?
组1:600、700、800、900,我们是一百一百地数的。
组2:798、799、800、801、802,我们1是一个一个地数的。
组3:802、801、800、799、798,我们1也是一个一个地数的,但我们是倒着数的。
师:通过这个题我们看出,数数的顺序不同、数数的规律不同,那么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相信你会有不同的收获。
四、全课小结
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你对这节课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1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2、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3、敢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5、6、7、8、9、10的实物卡片共6张。
学具:幼儿用书,铅笔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1、集体活动。
(1)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l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带领幼儿一一点数,并说出物体的总是。
(2)学习按群测数。
教师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个xx?说一说:你们觉得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快?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带领幼儿看5的实物卡片,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教师引导幼儿观察6——7的实物卡片,鼓励幼儿自己用这种办法说出总数。教师借助手势,启发幼儿用手画圈表示总数。
2、操作活动。
(1)看实物和圆点连线。(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物和圆点的数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每张卡片上的数量是多少?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连接数字和相应的卡片。
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请你给多的一组打√,再写上数字。
(2)统计活动。
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请你将同类的动物圈在一起。启发幼儿按标记在格子里写上相应的数字。
3、活动评价。
(1)重点评价:“看图连线”和“按标记写数字”,请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
(2)对操作正确以及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给予表扬。
活动反思:
所谓目测就是要求幼儿用小眼睛一看就知道一堆物品是多少个。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在数学方面,中班幼儿能目测1—5的数量,也就是说,小朋友不用一个一个的边用手指点,边在心里数,而是一看就能报出数量,再通过接着数,让幼儿知道这个方法就是比一个一个点数快得多呢。让孩子先看一堆的一共是几个(一下就看出来,先可以少一点,慢慢的可以加多再练习)再接着往下数。最后的得出的数就是总数了。目测的本领学会了孩子会觉得很开心的,
集体活动新授知识点时,教授方法可以由简单到难逐步提升,以促使幼儿更容易掌握新知识,刚开始的时候,幼儿还不会应用目测的方法,通过反复几次的练习,幼儿很快会掌握该方法。老师可以诱导孩子先用眼睛数5个,再用手指点数后边的。渐渐地他们也觉得这个方法好用,也产生了数数的兴趣。最后,我们做个小结:目测数群是很简单却很快的数数方法。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
不足:在集体时和幼儿比比哪个办法数的快就更好了。
1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5
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材第5页例2、例3)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读数的规则,使学生理解万级的数的读法与个级的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别,会正确读亿以内的数。
2.培养良好的读数习惯。
三、重点难点
重点: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难点:数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数级和数位。
(课件出示题目,师生共同回答)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 )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上的数位有( )、( )、( )、( );万级上的数位有( )、( )、( )、( )。
2.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
师:同学们还记得万以内的数怎么读吗?我们来一起读出下面各数。(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同学集体读数)
3612 2361 1236 6123
师:上面各数中的“3”表示多少?“6”表示多少?“1”呢?“2”呢?(点名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法,那亿以内的数又该怎么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第5页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2)
(1)读出前两个数。
师:第一个数读作两千四百九十六,那么第二个数和第一个数在数位上有什么区别呢?(引发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回答)
2496是个级上的数;24960000含两级的数,其中“2496”在万级,“0000”在个级。
师:那么24960000该怎样读呢?(教师边讲解边板书24960000的读法)
6表示6个万9表示90个万
4表示400个万2表示20xx个万
24960000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2496和24960000读法的联系与区别。(教师指正)
二千四百九十六┆
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联系:“2496”不论在个级还是在万级都读二千四百九十六。
区别: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万,读数时要添上“万”字,而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一”,读数时就不读这个一。
(3)试着读出剩下的两个数。
师:那3080000、40500000呢?又该怎么读呢?(点名学生读出这两个数,教师边指正边板书)
3080000读作:三百零八万。
40500000读作:四千零五十万。
(4)师生共同小结。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但是要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2、教学教材第5页例3。
(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3)
(1)解决问题。
师:现在谁可以尝试读出这三个数呢?(点名学生读数,全班集体订正,教师板书)
54621读作:五万四千六百二十一。
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
10030040读作:一千零三万零四十。
(2)师生共同归纳万以内数的读法。
师:结合自己刚才读数的'经验,跟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含有两级的数怎么读?(组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小结,教材板书)
亿以内数的读法:
①把数从右边起,每四位一级进行分级;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1题。(组织小组交流:怎样才能快速地读出这些数。引导学生用画线分级的方法来读数,教师点名学生读数并集体订正)
三十四和三十四万三千零四和三千零四万三百四十和三百四十万三千零四十和三千零四十万
2.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2题。(点名学生回答,并集体订正)
五十六万九千二百三百七十万六千四千零八万零五百零??
3.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3题。(组织小组交流、讨论,点名小组回答)
可以先分级再读,也可以把数写在数位顺序表中再读。先分级再读比较方便。
三万二千六百八十五百二十万五千
一百二十万零六百零五十万七千零七十
四十七万零五十三百零七万零八百
三千零六十万零九百一亿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能谈谈怎么读含有两级的数吗?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读法
例2:2496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24960000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3080000读作:三百零八万40500000读作:四千零五十万
例3:54621读作:五万四千六百二十一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
10030040读作:一千零三万零四十
①把数从右边起,每四位一级进行分级;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教学反思
1、不分级易出错。
因为本单元学习的大都是万以上的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分级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能够更清晰地读数。虽然学生知道分级的好处,但在实际教学中也要时刻提醒学生大数要先分级,再逐级往下读。可是在做练习时,少部分学生不分级就进行读数,这样就容易读错。
2、读数时夹杂阿拉伯数字的现象。
这个问题在学习这类知识时一直存在着,每次都会重点强调,可往往就会有学生在书写时出状况。究其原因,有的是学生习惯性地写成了阿拉伯数字,有的是学生做题时心不在焉,没有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3、读数时漏读0的现象。
对于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学生掌握得还不是很好,特别是万级末尾有0或个级高位有0的数,学生出错最多。他们容易犯迷糊,这个0要读还是不读。
4、读数时丢掉计数单位。
学生在口头读数时都会读,但在书写时往往容易丢掉计数单位,虽然教学时一再强调了,但在检查作业时还有此类现象的发生。
5、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计算:(7698345+6983457+9834576+8345769+3457698+4576983+5769834)÷7。
分析:7个加数的位数相同,且都是7,6,9,8,3,4,5按规律排列在不同数位上。百万位上各数相加的和是7+6+9+8+3+4+5=42,表示42个百万;十万位上各数相加的和也是42,表示42个十万……以此类推,其余各数位上各数相加的和也都是42,表示42个相应的计数单位,用这个和分别除以7,把得数相加就是此题最后的结果。
解答:(7698345+6983457+9834576+8345769+3457698+4576983+5769834)÷7=(42个百万+42个十万+42个万+42个千+42个百+42个十+42个一)÷7=6个百万+6个十万+6个万+6个千+6个百+6个十+6个一=6666666。
解法归纳:解此类题时,先观察被除数的特征,再根据发现的规律解题。
相关知识阅读
十进制的读数原则
1.要有前10个自然数及零的名称。
名称如下: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2.要有一系列的十进制计数单位。
这些单位的名称从低到高依次为: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并且每两个相邻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也就是说,每10个某一单位就组成1个相邻的较高单位,即通常所说的“满10进一”。
3.要有数的命名方法。
数的命名是由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和计数单位组合而成。如:一个数含有四个十万、三个万、八个千、六个百、二个十、五个一,这个数就命名为四十三万八千六百二十五。
1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3.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初步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学习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学习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
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十个百是( ),
10个千是( )。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
4、搜集有关大数的信息。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是( )。
思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
2、请学生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是( )。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 )
10个一百万是( )
10个一千万是( )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4、阅读教材第3、4页,完成下题。
1)、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 )。
2)、一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都是( )。
3)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 )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 )。
三、过关检测:
1、13819000中的8在( )位上,表示8个( );3在( )位上,表示( )。
2、个级包含的'数位有( )、( )、( )、( );
万位、( )、( )、( )在万级上。
3、一万一万的数,按顺序填数96万、( )、( )、 ( )、( )。
4、十万十万的数,按顺序填数70万、( )、( )、( )、( )、( )、( )。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万级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知道了数位与计数位的区分。“相邻数位间的进率是十”中要特别注意“相邻”。
五:作业
1、练习一:1
2、预习课本第5页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