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老师为了保证上课进度事先编写的文字材料,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认真地写好每一个课时的教案,总结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推荐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刺绣的发展史和现状。
2、学会欣赏刺绣作品。
3、知道刺绣的材料和步骤。,刺绣的分类,针法。
4、掌握基本的刺绣针法,能够完成简单的刺绣作品。
5、通过讲解中国涌现出四大名绣让学生知道交流,协作的重要。
教学重点
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学会欣赏刺绣作品,掌握刺绣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活动,从活动中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激起爱艺术的热情,从而增强爱学习,爱生活的信心。
教学用具
1、教师用具
各种针法和图案的刺绣作品(学生和老师)若干,刺绣筐(师范一个,教学若干),布(不同材料和颜色)若干,线(各种颜色和种类若干),刺绣针(各种型号若干),图钉若干,图纸若干,2b绘图笔若干,复写纸若干,小刀若干,橡皮若干,透明胶若干,剪刀若干。
2、学生用具
小登各一个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师生互动法,探究法,同步辅导法。总结提高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3——5分钟)
带领学生欣赏刺绣作品,并讲解有关作品的知识,自然引导学生进入活动氛围,提起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
讲解(25——30分钟)
一、刺绣的历史及分类(10分钟)
刺绣,又称丝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
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会刺绣了!刺绣的发展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联系紧密,不同的朝代,刺绣有不同的花样,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他独特的刺绣风格。
1、你们知道我国有几个民族吗?(学生回答)
2、他们衣服上的刺绣有什么不同呢?(学生讨论回答)
明代刺绣已成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品,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特色绣,清代先后产生号称“四大名绣”的苏绣、粤绣、湘绣、蜀绣。
1、为什么其它地方的刺绣没有成为名绣呢?(学生讨论发言)
2、你们想不想成为一位有名的刺绣大师呢?(学生抢答)
二、如何欣赏刺绣作品(10分钟)
要想学会刺绣,就要学会欣赏刺绣,要有基本的,健康的审美能力。
1、学生再次欣赏刺绣作品后谈自己的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后讲解:“欣赏刺绣可从品种、年代、艺术价值等方面衡量。”
三、刺绣的用具介绍(1分钟)
刺绣筐,布,线,刺绣针,图钉,图纸,2b绘图笔,复写纸,小刀,橡皮,透明胶,剪刀。
四、刺绣步骤(1分钟)
1、订筐;2、设计;3、棚布;4、绘图;5、复印;6、粘帖;7、选材;8、、刺绣;9、修改;10、装饰;11、成型。
五、教师做基本针法师范(5分钟)
1、直线针;2、平伏针;3、螺旋平伏针;4、圈(切,扣,锁)针。
六、刺绣技巧及注意事项(3分钟)
1、线和布的的质地要贴近。
2、线穿1、5尺左右为佳。
3、刺绣开始和结束时要将线打结。
4、剪刀和针要注意安全使用。
分组领用具(5分钟左右)
每四人为一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每个组长排队领用具。
学生活动(50分钟)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奇、真、飞、机”四个生字。学习笔画“横折弯钩”,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飞、机、奇”。
2、正确认读声母“j、q、x”,能拼读带有这三个声母的音节。知道ü和j、q、x相拼要舍去两点。
3、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告诉你们一件非常稀奇的事。昨天,老师看见一群胖嘟嘟的小猪在跳芭蕾,一只黑不溜秋的小乌鸦摇身一变,成了讨人喜欢的小天使。你们相信吗?
2、其实,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是我昨天做的一个梦而已。你们想不想听一首儿歌,讲一个小弟弟做的比这更稀奇的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的儿歌。(板书课题:10稀奇歌齐读)
3、学习生字“奇”。音:跟读、开火车读;形:谁有好方法来记住它?老师把“奇”宝宝请进生字格里,注意他的笔顺。多媒体演示,书空。在田字格里怎么写好“奇”,生说,师范写,生写。
二、初读儿歌、指导朗读
1、稀奇就是很奇怪、平时都见不到的意思。小弟弟的梦到底稀奇在哪儿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他奇妙的梦境吧。听课文录音,要求:听清字音;边听边想:小弟弟做的梦稀奇在哪?
2、交流预设:
小蜜蜂,追飞机
(1)我们平时看到的蜜蜂这么小,根本追不上飞机,但在梦里却行。真奇怪呀!谁来把这感觉读一读?(指名读)
(2)学习生字“飞”。音:跟读、开火车读;形:“飞”的两点就像小鸟的一双翅膀。
(3)学习生字“机”。跟读、找朋友。
(4)飞和机里都有横折弯钩这个笔画,但是他们在写的时候可不一样。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字里的横折弯钩有什么不一样?师范写,生自己写。
麻雀踩死老母鸡
(1)呀!小麻雀能踩死老母鸡,老师也是头一回听说呢!真稀奇,真让人感到吃惊。谁来读?(指名读、女生读)
蚂蚁搬走一袋米
(1)小朋友,平时家里米吃完了,谁负责买?你看到他怎样把米搬回家?轻松吗?是呀,连你爸爸都觉得累。一袋米至少有十斤重,小弟弟梦里的小蚂蚁多厉害呀!真实不可思议!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指名读、男生读)
过渡:小朋友,比这更稀奇的还有呢!谁来说?
河马睡在摇篮里
(1)河马那么大,睡到小娃娃的摇篮里,样子有多滑稽呀。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3、多么有趣、多么稀奇的一个梦呀!有趣的梦境编成了一首有趣的儿歌,儿歌中藏着一个生字宝宝记急着和大家见面呢,我们来认识认识他吧。
(1)学习生字“真”。音:跟读、正音(翘舌音、前鼻音)、开火车读。形:中间有三横。书空。
三、再读儿歌
1、听老师读读儿歌,注意停顿和语气。
2、我想请小朋友来读读儿歌,但是有个要求,请你把儿歌中稀奇的地方通过你的朗读让老师和大家都感受到,谁有这个本事?(自读、指名读、男女赛读)
3、试着看图背诵儿歌。
4、每个人都有梦,老师也做过一个稀奇的梦(媒体出示儿歌):别说我家小弟弟,我的梦儿也稀奇:小肥猪,跳芭蕾,乌鸦变成小天使,老鼠救活小花猫,教室造在白云里。小朋友,你们一定也有梦,有奇妙的想象。试试把你想到的、梦到的事情也编成儿歌吧!请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一些想象画,或许能找到一点儿灵感呢。(师出示:儿童想象各异的画画作业)
5、学生交流,师评价。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3
教学《王二小》,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和学文,熟悉课文的语言文字,了解王二小的事迹,激发学生崇敬英雄、学习英雄的感情。为此,可以这样安排教学过程。
一、由图入文,讲英雄的故事。
1.整体感知。将文中的四幅插图以投影的形式出示,同时播放《歌唱王二小》的乐曲,此时教师范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说说:图中出现了哪些人物王二小是什么人
2.看图说话。先指导学生逐一观察插图,说出插图的内容,然后要求学生将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把故事说完整。
3.读通课文。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披文入情,知英雄的人格。
1.找一找。引导学生先找出与四幅插图相对应的课文段落,读一读;再从这些段落中画出直接写图意的句子;然后分别用一个短评来概括每幅插图的内容。如:
(1)边放牛边放哨;
(2)叫他带路;
(3)带进埋伏圈;
(4)消灭敌人。
2.想一想。引导学生回想平时观看过的影视片,如《小兵张嘎》等,让他们了解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体会战争年代的血雨腥风,并结合有关内容理解儿童团员扫荡敌人八路军等词语。
3.议一议。为什么说王二小是小英雄呢要求学生讲述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经过,体会王二小的机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并要求结合讲述用上迷了路带路装着顺从埋伏圈上了当消灭等词语。
4.写一写。引导学生对照插图,根据课文,把下列句子填写完整(括号内是应填内容):
(1)王二小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2)王二小被敌人逼着(带路)。
(3)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4)王二小(被敌人)杀害了。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4
课前透视
识字3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
对对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极富感染力的语境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大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6个字。
2、借助拼音和插图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有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学会对对子。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关于大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课件。
课时:两课时(1.5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出示大自然景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画面的景色。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大自然。
对话平台
自学(读文正音,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对子,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交流识字情况。
识字(竞赛识字,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1、出示生字词:认识哪个读哪个?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2、游戏识字:开展“识字秘诀”交流会,看谁的识字方法好。
3、检查识字:
(1)开火车识字——将13个生字打乱顺序,以小组为单位按顺序开火车读生字。
(2)摆长龙识字——学生按教师出示的拼音顺序把字卡摆成长龙。(也可摆成其他图案,如问号、感叹号、s形等)
(3)帮生字找家——分别找出带“雨”“虫”“木”字旁的字。
(4)猜字谜-——多字少一半()夕;十日十日(朝);王二小,白又胖,一屁股坐在石头上(碧)
(利用学生已有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识字,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的乐趣)
朗读(师生互动读文,营造融洽的学习气氛)
1、读文,引导发现课文的特殊呈现方式。
2、师生交叉读文、拍手练读、分组竞赛读文。
练习(拓展延伸,使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请你学着文中的样子,也出几个对子让小伙伴对一对,实在对不上你可以帮助他。
写字(分散写字任务,提高书写质量)
重点指导“和、语、千‘
第二课时(或半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借助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出示大自然的画面:你能用学过的词语描绘一下吗/说完后把词语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绘画(挖掘学生个性潜能,增强理解语言能力)
1、在文中挑选一个或几个喜欢的词语,写在纸上,自己配上画面。
2、拿出自己的作品在组内交流,大家互相评议,猜猜他画的是哪些词语。
练习(游戏识字进一步巩固识字,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1、挑字卡找朋友:
翘舌音朋友——我是翘舌音“朝”,我的朋友在哪里?
结构朋友——我是“秀”,我有上下两层楼,我的朋友在哪里?
偏旁部首朋友——我是昆虫小蜜蜂,我的朋友遍天下。
反义词朋友——我是“朝”,是一天的开始,我的朋友在哪里?
2、“火眼金睛”:儿歌中哪些字是今天学的?看谁找得多?
红脸儿朝阳出东方,专给小朋友洒霞光。
碧绿的田野禾苗壮,万紫千红花儿香。
蝴蝶姐姐花间舞,蜜蜂妹妹采蜜忙。
杨树摇摆千条枝,桃李傍晚送夕阳。
3、“金话筒”:任意选择书中的词语说几句话,看谁用得多,句子说得美。
写字(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会汉字的结构之美)
1、认读“李、秀、香”,学生观察描红: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现问题相机引导,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5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2——5节,了解树叶枯落,侯鸟南飞等到秋天的自然特征,理解词语。
2、培养学生想象力。
3、学习按问题要求把句子写具体,初步学会按课文中的句式写句子。
教学重点:
学会把句子说完整,知道课文共有几段,能把段落主要意思补充完整。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说话能力。
教学准备:
?落叶》投影、树叶剪贴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认读生字,口头说词(开双轨双车)
2、说“藏”的笔顺
二、看图说话
1、(出示秋天的落叶图)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的内容
2、在教师的。提示下不断补充完整
三、齐读第一段
启发语:秋风起,开气凉,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从树枝上落下来,多么美呀!大家齐读这一段,体会一下,秋天树叶的美丽(生齐读)
四、新授
1、整体感知2——5自然段
(1)这节课,老师要求大家学习课文第2、3、4、5自然段的内容。
(2)请四位同学分段读2——5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出示小黑板)
秋天,树叶落下来,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3)指名回答板书:
地上甲虫
沟中蚂蚁
河里小鱼
院子里燕子
2、细学课文2——5自然段
(1)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树叶落呀落,落到了地上(从落叶图上扯下一片树叶贴到板书上)被甲虫看见,甲虫是怎样做的呢?
②自读第二自然段,用“0”圈出描写甲虫动作的词语
③生回答,出示甲虫图贴到落叶里边,并让学生理解“爬”、“躲”的意思
④想象说话:小甲虫躲在落叶里会怎么想,怎么说?(板书:屋子)
⑤朗读指导
(2)自学第3、4段
①学法指导
课文第二段我们是怎么学的?(引出学法)
你能仿照第二段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三、四自然段吗?(四人小组中学习)
②检查自学情况
a、找出描写蚂蚁,小鱼动作的词
b、检查朗读情况
c、补充板书:船、伞
d、小结2——4段
学习了第二至四段,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句子有什么相同的或不同的地方。(都是先写树叶落在一个地方,再写小动物看见了怎么做,把落叶当作什么东西,不同的地方:由于小动物的特点各异,因此表达小动物的动作和把落叶当作什么的词语也有所不同。)
(3)学习第5自然段
树叶落呀落,还落到了院子里(贴树叶),被小燕子看见了,小燕子又把树叶当作什么呢?
①四人小组学习,理解“电报”板书:电报
②电报是谁发来的?
如果你是秋公公,你会对小燕子说些什么?
③(出示装在信封里的电报),老师昨天在操场里捡到一张秋公公发给小燕子的电报,谁愿意上来读读电报上的内容?(指名读、齐读)
(4)感情朗读全文
五、总结全文
1、概括语:(结合板书)在甲虫的眼中,落叶是一位美丽的小房子,在蚂蚁和小鱼里的眼中,落叶又变成,在小燕子看来,落叶还是一张。秋天的树叶是多么可爱呀!你们平是玩过树叶吗?你们又把树叶当作什么呢?(想象说话)
2、作业:《课堂作业》第4、6题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看图能熟练地读拼音。
2.积累词语。初步知道这些词语在生活中的用法。
3.正确书写"一、二、三、十"这四个字,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进行表达的能力,并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
二、教学准备
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课文插图、录音带。
三、教学时数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拼拼读读"。
1.教师出示有关图片,提问:图片上画了什么?学生回答后贴在黑板上。
2.出示图下面的拼音,学生自由拼读。
3.指名读,其余的同学评议。
4.请"小老师"带全班同学读。
(二)学习"词语超市"。
1.老师今天还带来了有趣的词语朋友,谁认识它,它就会和谁做朋友(出示词语卡片)。
2.指名认读词语卡片:上学、学校、同学、书包、读书、写字。
3.小组认读卡片比赛,全班开火车读卡片。
4.创设情景:出示一幅学校生活图,你能用上面的1个或者几个词语说一说这幅图吗?
(教师对一次能使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词语的同学进行表扬。)
(三)学习"写字"。
1.出示田字格,带学生认识田字格。
2.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
3.教师范写"一、二、三、十"四字,提示写字要求:写横时,右边稍高,写竖时要写直。
4.指导写字姿势。
5.学生描红、教师巡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语文生活"。
1.出示图1,创设情景。星期天,安安和爸爸、妈妈正在家里休息。咚咚咚,有人敲门,是谁呢?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妈妈的好朋友王阿姨,这时,安安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2.学生分小组讨论。
3.小组内合作表演。
4.指名上台和老师配合表演。
出示图2,星期天过得真快啊!转眼又到了星期一,安安背着书包上学去,走着走着,安安看见杨老师正走过来,这时,安安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1.同桌讨论,相互说。
2.指名说,同桌配合表演。
创设情景3:
放学了,安安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妈妈早已经站在门口迎接他了。这时,安安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二)。
安安真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他都会使用文明的语言,大家一定都很喜欢他,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也和安安一样懂礼貌。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7
师:上节课我们到四季王国认识了那里的生字,这一次谁还想去啊!为什么?
生:四季王国的景色真美,我还想去。
生:到四季王国能学到很多知识,我也想去。
师:正好小鹿乖乖打来电话,它想与咱们同学同行,你们欢迎吗?(欢迎)好,就与小鹿打声招呼吧!
(点击课件)
小:小朋友你们好。
生:小鹿乖乖好。
小:能与你们一起去四季王国我可真高兴,马上就要进入四季王国了,您们想说什么?
生:要认真看。
生:这么不容易,一定要认真感受。
师:到了四季王国以后,一定要用心观察那里的每一处景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四季》。看,四季王国到了。
师:四季王国的景色美不美?原来它就在我们的书上,翻开书61页,仔细观察书上有几幅图?几句话?
生:书上一共有四幅图。每节有四句话。
师:这么美的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呢?
生:(各抒己见)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独特,都有自己的见解。那同学们最先喜欢哪个季节呢?
生:春天。
师:大家想不想学啊!让我们一起领略春天的美景。(出示春天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小鸟在天上飞,小草绿绿的,尖尖的,被大风爷爷吹得摇来摇去。
师:联系生活,说说春天还有那些变化?
生:大雁从南方飞回来了,桃花、杏花都开了,还有香味呢!
师:真香!老师都闻到了。
生:小河的冰都融化了,小鱼在水里跳着圆圈舞,真开心!
师:春天真美,能不能把它美美的读一读。
(生读,师生评价)
师:这么美的课文,老师也想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师读,生不情不自禁的加动作读)
师:春天真可爱,背一背怎么样?
生:(背)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春天,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春天的?
生:我们看了春天的图片,再说一说春天还有哪些变化,接着读了读,最后又背了背。
师:现在就按照你们自己归纳的学习方法自学,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
生(自学、交流)
生:我喜欢冬天(师放图片)冬天,小雪人真顽皮,它戴着红色的帽子,用胡萝卜做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小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生:我想说说图片以外有那些变化?
冬天可以溜冰,还能打雪仗,白白的雪真漂亮。
生:还可以穿上厚厚的棉衣,在雪地上散步、玩耍。
生:我还能读一读。
(比赛读,加动作读)
生:我想背一背。(生背)
生:我喜欢秋天。(出示图片)秋天,秋高气爽,谷穗被重重的果实压弯了腰,好象在说:“我成熟了,我多棒。”
生:我还能说秋天还有哪些变化?(出示图片)秋天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
生:秋天果实成熟了,大苹果红红的,绿绿的。
生:树叶变黄了,像仙女一样飘落下来。
生:庄稼成熟了,一片金黄,农民伯伯开始收割了。
师:谷穗是什么?
生:谷穗是果实。
师:你们见过真的谷穗吗?今天老师让没见过谷穗的同学看看真的谷穗。(出示实物)
如果你是谷穗,想说什么?
生:我会说:“看我多肥呀,我沉甸甸的都弯腰了。“
生:我会说:“看我多神气,我又给人类做贡献了。“
生:我给大家读一读。
生:我能背一背。
生:我喜欢夏天(出示图片),夏天菏叶圆圆的,青蛙在捉害虫。知了好象在说:“夏天到了!夏天到了!”
生:我还知道夏天有哪些变化?夏天可以游泳,我带着游泳圈穿着游泳衣,可快乐了。
生:我可以在炎热的夏天吃雪糕,一次吃好几根呢!
生:我读一读行吗?(读)
生:我背一背。(有表情的背)
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喜爱的季节,现在我们……哎!小鹿乖乖到哪去了,找一找?
小:(课件)我在这儿呢!我到后花园去参加小动物们的表演会了,你们等着我呀。我马上就回来。
师:小鹿乖乖去参加表演会去了,我们怎么办呢?谁有好主意?
生:我们也开一个表演会吧!
师:大家同意吗?
生:(高兴地说)同意。
师: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你对他们的喜爱之情,可以用歌舞、画画、诗歌、也可以把课前准备好的图片及照片拿出来与同学们展示。
(生分组准备)
生:第一个节目由我们小组的小画家来表演。(展示四季的图画并分别介绍)
师:第二个节目是什么?
生:我们小组来汇报。(分别出示在冬天照的照片,并介绍内容 )
师:第三个节目呢?
生:我们三个给大家表演歌舞《春天来了》(表演)
生:第四个节目由我们表演,我们为大家唱春天的歌《小燕子》(唱)
生:第五个节目我们为大家朗诵一首秋天的诗。(朗诵)
师:大家表演的真精彩!你们个个是小天才。四季王国真美。它给我们带来快乐。今天你们的收获一定不少吧!谁能谈谈?
生:(各谈体会)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多,小鹿乖乖有什么收获?
小:(课件)能和你们来四季王国,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下次我一定带你们去一个更好更美的地方,祝你们进步,再见!
师:小朋友再见!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新,放。学。后。和。同。校;认识4个偏旁;斤字旁、反文旁、同字框。木字旁;理解“放学、同学、山上、学校”等词语;能读拼音写句子。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学会用“这是……那是……”的句式说话。
4、说说自己家乡的新楼房。新变化,感受到家乡在变化、祖国在变化,初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课文,学会新、放、后、学。和、同6个生字;认识同字框、反文旁、斤字旁。
2、学会“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示题,读题。读准“数”字,教学“新”。
新:读准前鼻音,认识斤字旁。书空笔顺。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家乡的新房可多啦!那么,有哪些新房呢?这些新房能数清吗?听老师范读课文。
2、你们喜欢读吗?那么先来认认生字,看谁认得快,记得准。(出示生字卡片)
3、把生字放在课文中能读吗?轻声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评议。
5、课文共有几句话?师,男生、女生分别读一句。
三、讲读第1句
1、读第1句,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根据回答,出示卡片)
放学后我和同学在山上数新房
2、这句话告诉我们数新房的时间是,地点是,人物是,事情是。
3、齐读句子,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根据学生说的调整卡片位置)
4、教学“放、同”,认识反文旁、同字框,说说是怎么记住的?
四、作业
抄写6个生字,抄前自己读田字格中的生字,看看哪个字需要老师帮帮你的?
重点指导“新”和“放”的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新房多,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校”。
3、初步领悟“这”、“那”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说“新、放”的偏旁和“新、后”的反义词。
2、开火车认读6个生字并扩词。
3、正确区分音近、音同字。(作业本第1题)
学生自练——交流——校对。
4、两人赛读全文。
二、讲读第2句
1、“我和同学”在山上看到哪些新房?(板书:新学校、新工厂、新住房)随机读准生字“校”。
2、出示图片:说说哪幢是新学校,新工厂、新住房?你怎么知道的?
3、新学校离我们近,用上“这是”(板书),新工厂离我们远,用“那是”(板书)。
4、上来指着挂图数新房,集体在座位上配动作数新房,边数边说,手势强调这、那的远近关系和大片的样子。
5、看图理解“大片”,哪些是新住房?
这么多的新住房一幢接一幢,连在一起,这就是——大片新住房。
6、朗读指导(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通过范读,教给技巧:这是/新/学校,那是/新/厂,还有/大片/新/住房。
边做数新房的动作,边用自豪的语气朗读这句话。
7、如果他们在工厂边上的山上数,该怎么说呢?你为什么这样说?
三、讲读第3句
#一年级# 导语:不管在哪个地方数,不管用什么方法数,都无法数清家乡的新楼房。
1、指名读第3句,老师范读。
①为什么“数啊数,数啊数”老师要读得这么漫,你们知道吗?(新房子很多,数了很长时间)。
②为什么会数不清呢?(新房子大多了)
③除了新学校、新工厂、新住房外,还有其他的新房吗?
④这么多的新房,难怪他们数不清了,家乡的变化真大啊!这时候,小朋友的心情怎样?他们会想些什么?
试着读这句话,表达高兴的心情。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1、抄写“校”三遍。
2、课堂作业本2、3题。
3、课外:数一数自己家周围的新楼房。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用“这是……那是……”的句式练习说话,训练说话的条理性。
2、感受家乡、祖国的巨大变化,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听写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斤——欠——口——木——
2、“同”的第5画是什么?“校”的第4画是什么?
3、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组词比赛读课文。
三、说话训练。
1、课文用上“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把新房子的位置也说出来了。你能用“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说说图上的物品吗?(作业本第5题你问我答)
2、同桌一人问一人答。
3、连着说两个问句。
4、谁能利用教室里的实物,用上“这是”“那是”说说吗?
四、总结导引。
1、昨天,你回家去数了新房吗?跟大家说说你家周围的新楼房,好吗?
2、你们外出时看到过哪些新楼房?
3、是啊,不仅我们的家乡有许多新楼房,全国各地都有新房。(出示图片,介绍高大的建筑物)
4、小结:祖国各地都建造了许多新房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等将来你们长大了,一定会造出更多更好的楼房,能吗?
五、课堂练习
作业本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