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作文优质6篇

时间:2024-08-29 作者:Brave

确保作文的主题鲜明,不要偏离主题,避免给读者造成困惑,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作文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应当认真投入时间与精力去写作,总结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颐和园》作文优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颐和园》作文优质6篇

《颐和园》作文篇1

颐和园,山清水秀,景色秀丽。它坐落在北京的西北郊,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这片土地集帝王将相万千宠爱一生。

颐和园规模宏大,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水的面积占3/4.陆地面积占1/4,远远望去,像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画。无愧于其“皇家园林博物馆”。

未进颐和园,就以经被它雄伟的气势所感染。大门两侧傲然挺立的两座大狮子,公狮右爪握球,象征着一统江山;母狮左爪扶幼,象征母仪天下。走入第二道门,万寿山映入眼帘。万寿山下是一个波光粼粼的昆明湖,昆明湖上架着两座石桥——十七孔桥和拱桥。最具有特色的是十七孔桥。十七孔桥为园内最大的石桥。桥由17个孔券组成,长150米,状若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上石雕极其精美,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神态自若的石雕异兽,十分生动。西边的那座石桥取名清宴舫,有“河清海晏”之意。在整个颐和园中,它是唯一一个带有西洋风格的一处建筑。之前作为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彩画长廊是中国园林中长廊的代表。它像一条飘带将分布在湖山之间的楼、台、亭、阁、轩、馆、舫、榭有机地联缀成为整体。长廊共有273间,全长728米。长廊随山势起伏,依湖岸变化,气势恢宏,精巧绝伦。

每当人们踏出颐和园的门槛,总是会不由得回眸。世事无常,风雨变幻,虽然历经百年沧桑,颐和园依旧屹立在青山翠谷之中,历久弥新。

《颐和园》作文篇2

尊敬的各位游客你们好,我是今天的导游袁佳艺,你们可以叫我小袁,也可以叫我袁导。今天我们来到我们的首都北京,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颐和园。游览时请大家自觉保持它的清洁。

首先我们来到颐和园最有名的长廊。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美呀!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共有273间,你们信吗?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画这美丽的画,而且几千幅画没有那两副是一模一样。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万寿山。看到那个耸立在半山腰的八角宝塔形的三建筑啦吗,那就是佛香阁。房顶上方闪闪发光的是琉璃瓦。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啦。

现在我们已经在万寿山山顶了,这里是观看颐和园的最佳位置。正前方就是昆明湖啦,游人常说想一面镜子,像一块碧玉,你们是否有同感呢?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看,昆明湖很大,看到湖中心的小岛啦吗?走过这座小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啦。这座石桥叫十七孔桥,这座石桥有三多,1多是桥洞多,2多是石柱多,3多是狮子多。这座石桥有上百根柱子,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每个小狮子姿态不一,没有那两只是相同的。

好现在我就先介绍到这里,大家自己在转转吧,1小时后我们还在这里回合,请大家遵守时间。

《颐和园》作文篇3

暑假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一起去北京颐和园游玩。

颐和园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我们一进门顺着山道前行就看见一座桥,桥下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条街,那是苏州街。

沿着路一直往前我们就来到了高大雄伟的万寿山脚下,抬头向上望去万寿山美景尽收眼底,郁郁葱葱的树林,掩映着红墙绿瓦,只见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那是很多游客拜佛烧香的地方。沿着陡峭的山路我们来到了山顶,看到了美丽的昆明湖,远远望去那湖真蓝啊,犹如蓝色的天空。

我迫不急待的来到了山下。湖水真绿啊!绿得像一块翡翠;绿得像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我们买了船票,上了船,湖水清澈见底,像一面镜子。船开动了驶过水面卷起朵朵浪花。湖边有许多柳树,柳树的柳枝又细又长犹如美丽的辫子。一阵风吹过,辫子随风飞舞,好像发型师正在帮她打理发型。湖中心有一个小岛,岛上有个亭子,它的造型精致,唯一遗憾的是我们不能上去游玩。绕过亭子我看到了著名的十七孔桥。为什么叫十七孔桥呢?因为它有十七个孔组成,它有快300年的历史,长有150米。形状如长虹卧波,每个桥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犹如保护神守护着十七孔桥。真是太壮观了!

颐和园风景如画,我爱这美丽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作文篇4

七月的天气炎热,我们乘坐龙舟,在“慈禧水道”上驶过,前往凉爽的颐和园。

我们一边听着导游给我们讲解这条河的历史,一边欣赏河岸的风景。河岸有很多柳树,长长的柳枝象瀑布一样垂挂下来。船转了一个弯之后,视野变得开阔,不一会,就来到了颐和园。

这里的路是由大块的鹅卵石铺成的,其它地方是大片柔软的草地。

我们乘船在昆明湖上游览,湖水很平静,象一面闪耀着绿光的镜子,湖岸边柳树的倒影在水中映出绿的发亮的颜色,微风拂过堤岸,柳枝微微摆动,水面也荡起丝丝的涟漪。一丝丝云彩映在水中,在湖水中荡漾。不一会儿,就到了湖心岛,船靠岸了,我们来到了十七孔桥,这座桥有十七个桥洞,桥上的栏杆上有很多小石狮子,每只小石狮子的形态都不一样,有抱着小幼狮子的',有踩着铜球的,还有弓着身子,好象随时准备冲出去的……

我们走过十七孔桥,继续沿着湖岸边往前走,到了一个长约几百米长廊,长廊的横槛上有许多精美的画,画着人物、花鸟、风景,栩栩如生。

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一座八角宝塔型建筑耸立在半山腰,那是佛香阁。

因为时间原因,我们没能登上万寿山。离开颐和园后,昆明湖的碧水,仿佛还在我眼前荡漾……

《颐和园》作文篇5

尊敬的游客们:

你们好!我叫许诚,是你们导游,大家可以叫我许导,也可以叫我小许。我们即将游览的是颐和园。

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是我国重点文物单位,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慈禧太后挪有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与1888年改为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好了,咱们现在开始游览吧。

我们首先要来到最有名的长廊。大家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美呀!这条长廊有700多米,分为273间,每件横槛上都有画。你们相信吗?上千幅的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现在我们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仰望,那座八角宝塔形的建筑,就是佛香阁。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上万寿山吧!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了万寿山,是欣赏颐和园全景的最佳位置。正前面就是昆明湖,有人常说它像一面镜子,像一块碧玉。不知你们是否有同感。下面就去昆明湖吧。

看,昆明湖多大,但堤岸更长。看见那/个小岛了吗/?我们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到到上玩。请大家仔细数数这座桥的桥洞,一共有十七个桥洞所以叫十七孔桥。桥柱上的石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另外,还有月波楼,石舫等。我说也说不仅,请你们自己慢慢游赏吧!

《颐和园》作文篇6

我去过美丽的景山公园,还去过具有雄伟气势的北海公园,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美丽_士观的颐和园。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占地约290公顷,是一个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乾隆皇帝为其母祝寿而建的。它与玉泉山、西山群峰山水相连,互相映衬。

我和爸爸妈妈进入颐和园的大门,便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饱含着桂花的气息,好不清爽!我们向前走去,映入眼帘的便是几棵青翠的垂柳,这些垂柳有规律地随风飘动,好像在说:"欢迎你们到颐和园来玩。""畦!"我惊叫了起来,昆明湖,它可是我最向往的地方了。我蹲在湖边,向下看,湖水清澈见底,用手一摸,好凉啊湖里面还有许多"淘气包"在嬉戏玩耍,看它们玩得多开心啊过了一会儿,几只龙船划过去,里面还响起了古典音乐,真好听。

一会儿,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十七孔桥。十七孔桥长150米,西连南湖岛,宛如长虹卧波,蔚为壮观。石柱上雕刻了544个形态各异的石狮,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它可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的民族之魂啊走过十七孔桥,一眼就望到了用来镇水的铜牛,关于它还有一个传说呢!相传,康熙皇帝喜欢打猎,有一次,他看到了三头肥壮的牛,便去追捕,可那两头公牛早就跳入昆明湖逃之天天了,他们好不容易抓到了一头母牛,康熙便命人用铁链将它牢牢锁住,以防它再跑。时间长了,这头母牛就化成铜牛了。爸爸说要带我去坐龙船,把我乐得一蹦三尺高。我们坐在龙船上,听着那动听的古典音乐,看着那群山环绕的美景,心里有一种"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下了船,我们便来到了清晏舫,又称石舫,它全长36 米,分上下两个舱房,舫身用青白石雕造而成,它是给慈禧太后吃早点、夜宵用。听别人说,它原来是木头做的,被英法联军烧毁,为了不使它再次被毁,就把它制成了石舫。我们来到了万寿山,在通往佛香阁的路上四处绿草如茵,小路很崎岖,走在山上,我嗅到了自然的多土气息。佛香阁到了,可惜时间晚了。

佛香阁马上就要关门了,我们抱着遗憾离开了那儿。在返回的`路上,我们绕过大殿,来到了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个横栏上都画着五彩的画,有人物、花草、风景等,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里还有许多老人在拉二胡、吹笛子、写水字,给颐和园又添加了一份神采。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心旷神怡。天黑了,我们不得不离开颐和园,我很留恋颐和园的美景,它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体现,中国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