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小数2教案推荐6篇

时间:2025-08-09 作者:Youaremine

教案的清晰目标能够引导学生设定个人学习计划,提高自学能力,教案中融入的实际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习的实用性,总结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数乘小数2教案推荐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数乘小数2教案推荐6篇

小数乘小数2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页,练习十九第6题及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能用循环小数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中的商。知道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区别。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构想

通过计算让学生做除法,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些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根据学生计算出的除法竖式,引导学生发现余数商的特点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这是小数概念的又一次内涵扩展,要让学生认识到循环小数是一种无限小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看谁算得快。

第一组:1.69÷26 58.3÷11

第二组:1÷3 58.6÷11

两个数相除时,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组题都可以除尽,第二组都除不尽。

二、新知学习

1、继续通过计算探索

5÷3=1.666……

14÷37=0.378378……

25÷22=1.13636……

2、讨论:等号后面的商该怎样写呢合适?指导书写。

3、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明白: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4、观察,进一步理解;无限小数、有限小数。

5、学习简便书写的方法,认识“循环节”

0.1818……=

89.5603420342……=

1.7290290……=

46.142857142857……=

6、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101页的“你知道吗?”交流阅读后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哪些数是无限小数,哪些数是有限小数?哪些数是循环小数?

0.24242424,8.35489621……,5.737373……,6.21363636……,21.3658

2、把下列循环小数用简便的方法书写出来

5.252525……=

7.1478478……=

9.363363……=

3、练习十九 第6题。

小数乘小数2教案篇2

复习内容: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第16题,练习九第14题。)

复习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人法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复习重点:进一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复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05。381。40。20。156800。58。50。21。250。83。910

3。91。30。630。90。170。42.填表。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10。395

2。047

0。9292

二、复习指导

1.小数乘、除法的意义。(1)填空。①6。53表示()②6。50。3表示()

③8。40。4表示()④8。44表示()(2)思考并回答。

①小数乘以整数以及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各是什么?②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是什么?2.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下面各题。(指4名学生板演。)0。677。50。1250。241。890。547。10。125

①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点小数点时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怎么办?

②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确定商的小数点位置?(3)由学生小结出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九第3题: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0。350。20xx。1-0。9091。30。03

0。78+5。4366。5090。2718。114+9。987589。76160。2532。50。680。95

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取积、商的近似值,再让学生按要求计算出结果,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4题:一个纺织厂平均每小时生产棉纱927。5千克。如果每千克棉纱织布7。2米,这个厂每小时生产的棉纱可以织多少米布?

生独立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四、作业

练习九第1、2题

复习内容:小数的混合运算和简便算法。(第7、8题,练习九第57题。)

复习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除法中的一些简便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复习重点:小数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的`正确率及熟练程度。

复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练习九第5题:4。5+1。50。75+0。250。25+3。1+1。752。541-0。63

10-1。8-2。20。46280。1254。80。20。50。71。42。430

0。30。152根据学生情况限时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二、复习指导

1.第7题。5。519。50。124。078。6+9。12524。842。7-7。3532。342。10。14

(1)看题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2)学生独立计算。(指4名学生板演。)(3)集体订正。

2.p。34页的第7题:先想想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再计算。(1)学生看题说一说每题应该怎样算简便?根据是什么?

(2)学生独立简算。(指4名学生板演。)(3)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九第6题。学生独立进行简算,教师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要求学生说出每一题是根据什么简算的。

2.练习九第8题:下面是某学校买球的发货票,请你把空格填满。数量单位单价总价

篮球只78。6元

排球3只145。20元

总计金额302。40元

(1)首先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填出篮球的个数、总价和排球的单价?并选代表发言。(2)学生填写,教师巡视。

(3)集体订正。

四、攻破难题

1.练习九第9题:小华在计算3。6除以一个数时,由于小数点向右点错了一位,结果得24。这道题的除数是多少?

分析与解:此题先考虑正确商是多少,题中告诉由于小数点向右点错了一位,结果得24,那么正确商应为2。4。再根据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用被除数3。6除以商2。4,得到除数是1。5。

2.练习九第9题:小明和爸爸一起去电动游戏场乘飞机。买票时小明付出20元钱,找回了8元。游戏场的学生票价是成人的一半,算一算学生票和成人票的票价各是多少钱?

分析与解:先求出小明和爸爸买票一共花了多少钱,然后考虑,学生票价是成人的一半也就是说一章成人票价等于两张学生的票价。因此,小明和爸爸一共花了3张学生票价的钱。解法为:

(20-8)(2+1)=4(元)学生票42=8(元)成人票五、作业

练习九第6题、思考题。

小数乘小数2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两种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循环小数的认识过程,体验探究发现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上课时能够专心听讲,能够 主动的发言,善于提问。学生在生活中已感受过循环、重复的现象

经历过将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具备了初步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为今天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流程:

一、活动引入,体验”循环”

1、学生列队踏步,踏步口令有什么特点?(板书:121121… 无限 有限 )

2.找规律,猜图形。(板书: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

3、师: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用一个词来说明?也就是“循环”出现。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种循环现象了吗?(举例说说)

二、新知探究

不断重复的现象生活中还有很多,在计算中我们也会遇到

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课件出示例题:王鹏赛跑图

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何?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

(1)学生描述场景信息,根据信息,你能列出什么算式呢?400÷75

(2)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道题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通过竖式计算,你发现了什么问题?(除不尽)

②这道题商的小数部分和余数有什么规律和特点?(商的小数部分不断的重复出现3,而余数重复不断的出现25)

③如果我们不断地除下去,它的商是多少?比如第5位是多少?第20位商是多少?第100位商是多少?(不管是哪一位,只要余数重复出现25,商就会重复出现3。)这样的除法算出的商应该表示为:400÷75=5.333……

问题:省略号表示什么?让学生说出“…”表示的含义。不写行吗?

2、出示例9: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

28÷18= 78.6÷11=

(1)先让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2)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相同点?(这两题的相同点是总也除不尽。)

这两道题的不同点是什么?(前一道题商中是一个数字“5”不断重复出现,而后一道题,商中二个数字”6 3”在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3、教学循环小数的意义。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循环小数”?

(2)请大家写出几个循环小数。

(3)根据循环小数意义判断下面的数哪些是循环小数。

1.5222…… 0.1929292

5.314123…… 8.41616……

讨论;为什么0.1929292和5.3141523……不是循环小数?

你认为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循环小数要注意那些问题?

4、自主学习,学会记法。

师:循环小数除了这种一般记法之外,还有一种简便记法。下面请同学们自学书中28页下面的《你知道吗》。把你认为有关的重要内容圈画出来,时间3分钟。

(1)什么是循环小数?你觉得重点词语有哪些?

(2)什么是循环节?

(3)怎样简便写出循环小数?

(4)怎样读循环小数?

学生反馈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划出重点词并板书简写。

5教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1)计算下面两题:

15÷16 1.5÷7

(2)讨论:这两题的商小数部分的位数有什么不同?(15÷16能除尽,商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1.5÷7除不尽,商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想一想: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

(3)教师: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除到小数部分的某一位时,不再有余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也就是被除数能够被除数除尽。另一种情况:除到小数部分后,余数不断地重复出现,商也不断地重复出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出现的。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有限小数,教师举15÷16=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教师举1.5÷7 =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学生举例,强调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

(4) 练习: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哪些题的商是有限小数,哪些题的商是无限小数。

10÷9 1.332÷74 23÷3.3

三、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对吗?

(1)一个数中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重复出现,这样的数叫循环小数。( )

(2) 8.3232是循环小数。( )

(3)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也是循环小数。( )

(4)0.54848……保留两位小数是0.54。()

2、下面的循环小数,请用简便记法写出来。

3.28585…… ( ) 0.02929…… ( )

13.06969…… ( ) 23.2323…… ( )

3、练习书法,小明把“我们在阳光学校健康成长”这句话依次反复写,第100个字应写什么字?

四、从质疑问难中,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什么疑问?

循环小数有趣又奇妙,更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4、效果检测

学生在学习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之后,能独立判断出循环小数,也能弄清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区别。但对循环小数的两种表示方法还有些模糊。

板书设计:

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循环节。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尾上面各记一个小圆点。

小数乘小数2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培养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

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培养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技能。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准备题:

78÷26×1425×(68÷17)

1、先说一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

2、独立完成,校对。

b、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小数乘除混合运算,它与什么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c、讲授新课:

例9:9.728÷3.2×7.5

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例10:1.75×(24.42÷3.7)

1、有括号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教师小结:通过小数乘除混合训练,你觉得与整数混合运算比较感觉怎样?

d、巩固练习:

4.8÷0.4×64.8÷(0.4×6)

1、先让学生先试算,教师巡视

2、抽两名学生板演。

3、校对,说一说错误的原因。

4、让学生根据算式,编成两道文字题。

e、课堂小结:

1、小数乘除混合运算与什么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2、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f、强化练习

70.75×0.26÷6.57.36÷(3.2÷0.04)

g、布置作业:

p-38第二题和第三题。

小数乘小数2教案篇5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34-3 5页,例5—例6)。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4.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性质。

5.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

二、说教法

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 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 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 l00米、0.10米、0.1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5,初步感知

(1)出示例五情景图,两位同学购买学习用品后在交流购物情况,你从图中能获取哪些信息?(小明:“我买1枝铅笔用了0.3元”。小芳:“我买1块橡皮用了0.30元”。)

(2)提出问题: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为什么?你能想办法证明吗?先独立思考,有想法后4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归纳方法:

①用具体钱数解释: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②结合计数单位理解:0.3是3个0.1,0.30也可以看作3个0.1,所以0.3=0.30

③用图表示:把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分别平均分成10份、100份,其中的3份、30份分别用0.3、0.30表示。因为阴影部分大小相同,所以0.3=0.30。

(4)感知与体验:同学们想出了多种办法都能证明0.3元=0.30元,说明这两个小数确实相等。

教师引读0.3元=0.30元,谈话: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怎样?你有了什么想法?使学生初步体验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教学“试一试”,加深体验

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米尺(10厘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00毫米、10厘米、1分米是同一点,说 明:100毫米=10厘米=1分米。

请同学们看米尺想,独立填写下表,集体讲评。

板书:因为100毫米=10厘米=1分米

所以0.100米 =0.10米=0.1米

在这里应用直观演示法,变抽象为具体。

a.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b.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c.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里应用了比较法,便于发现规律,揭示规律,总结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为了帮助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教师强调指出:为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的大小就不变 呢?(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举例说明)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都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举例 说明)整数是否具有这个性质?(没有,理由同上第二点)。

3、教学例6

(1)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并从图中能看出哪些信息。

(2)根据题目的要求各自在书上填空。

(3)提问:3.05元中的“0”为什么不可以去掉?

根据这个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试一试

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4、3.16 、 10改写成三位小数。

0.4= 3.16= 10=

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为什么给三个数填上的“0”的个数不同?10是整数怎样把它改写成大小不变的三位小数?

强调: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点:

a.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b.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

(三)巩固练习

1. 练一练第1题

完成后观察每组中的两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0.1和0.10,0.2和0.20,0.3和0.30每组里的两个数对应于数轴上的同一个点,说明小数的性质确实存在的。0.1=0.10,数轴上这个点还可以用哪些小数来表示)

2.练一练第2题

为什么0.5和0.50的大小相等,而0.5和0.05的大小不等?

(四)课堂作业:练习六第3题----第5题

(五)总结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我们是怎样探索小数的性质的?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却不变,但是通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许多大小不变的朋友,0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数字。其实,数学王国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附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例5 0.3元=0.30 元

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因为100毫米=10厘米=1分米

所以0.100米=0.10米=0.1米

0.100=0.10=0.1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例6 2.80元=2.8元 4.00元=4元 10.50元=10.5元

小数乘小数2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

2角5分 = ( )元

9分米 =( )米

7分 =( )元

135克 =( )千克

3元4角 =( )元

3分米2厘米 =( )分米

二、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小数部分最高位是( ),计数单位是( ),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

2.0.78的计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由2个十、7个0.1和5个0.001组成的数写作:( ),

读作:( )

4.连线题: 0.008 0.8 0.08

零点八 零点零八 零点零零八

5.判断

(1)8.76读作:八点七十六。( )

(2)4.32是三位小数。( )

(3)5.961中的6在百分位上,表示6个0.01。( )

6.一个小数,它的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2,其余各位都是零,这个小数写作( )

7.0.0302用分数表示是( )

8.下面几个数字中的9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9.26 ( )

0.926( )

0.296( )

0.269( )

三、作业布置。

1、作业本做练一练2、3题

2、完成相应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