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教案8篇

时间:2025-08-26 作者:Monody

有了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教案的内容与方法应相辅相成,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我的名字》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我的名字》教案8篇

《我的名字》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准高音部分;并能自如地接唱。

2、能通过变化歌曲的快慢速度用快乐的情绪演唱,体验歌曲节奏的变化和集体游戏的有趣。

3、在创编演唱自己名字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和愉悦感。

活动重点与难点:

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准高音部分;并能自如地接唱。(重点)

多通道参与,让幼儿表现音乐速度的快慢变化,并进行创编演唱自己的名字。(难点)

活动准备:

1、与歌曲内容相关的课件

2、歌曲图谱一张

3、配乐演唱录音活动过程:

一、通过拍手,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入场:孩子们,让我们听音乐跳着快乐的舞蹈进入教室!)

1.感知歌曲旋律,听音乐拍身体的各个部位感知节奏的特点: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跟我做》,(两段快慢不一样的音乐)我们听音乐旋律拍节奏,仔细听一听,准备。(音乐1)这次音乐不一样了,看你们能跟上吗?(音乐2)孩子们真不错。刚才我们听的两段音乐有什么不一样??(节奏的快慢不一样)

2.今天要来两位外国小客人和我们一起游戏,客人们就要出场了,我们可以怎么样欢迎他们?

3。请幼儿尝试一边倾听歌曲旋律一边有节奏地拍手。

师:来了几位客人呢?(两位)他们都叫什么名字?请你仔细听。

二、结合课件和图谱,分析理解歌词,进一步感知歌曲的情绪特点

1、播放课件,引出歌词内容

第一位客人叫什么呢?我们给他打个招呼,小朋友们仔细听我是怎么打招呼的。你好汤米汤米。(播放汤米演唱部分,引导幼儿通过打招呼练习歌词节奏)

还有一位小客人,她叫什么名字?(播放卡秋沙演唱部分)

客人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通过唱歌的形式介绍自己)

2、完整范唱歌曲,进一步理解歌词并感知歌曲的情绪特点

汤米和卡秋沙要合作演唱,仔细听!唱的最多是什么字?(播放合作演唱录音)

谁听出来了,他们唱得最多的字是什么字?(课件先出示图,再点字出来。)

(师幼小结:唱得最多的是米和沙,也是他们名字的最后一个字。)

3、教师指图,引导幼儿念诵歌词

我们一起试着说说他们好玩的介绍吧!2次(引导幼儿说清歌词,念准节奏)

三、结合图谱,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演唱歌曲,激发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

1、教师指图演唱、幼儿跟唱,结合图谱练习高音和接唱部分

我们一起唱一唱。(指图师幼完整演唱)

你们看,这些小气球一样高吗?为什么这个小气球飞的那么高?(分析图谱高音处)

还有飞高的小气球吗?它和前面的的高气球有什么不一样?怎样演唱?看你们的声音能

升到小气球这么高?(对比逐句练习两个高音处引导幼儿用自然顺畅的声音唱准高音,解决难点)唱高音时我们就像爬大山一样,试一试。我来当指挥家,你们看老师手势,......

唱完米字紧接着唱的是什么?(分析接唱部分,反复练习,能自如地接唱)

2、幼儿自主演唱,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针对幼儿演唱的情绪、接唱、唱准高音等情况合理评价并及时引导。在过程中教师尽量让孩子看图谱自己演唱。(过程中钢琴伴奏)

师:(看图谱演唱一次,钢琴伴奏)我们看着图谱来试一试唱一唱他们的名字,看你们能唱对吗?给自己鼓掌,唱得很不错哦。(看图谱)这一次我们合作一次,我唱第一段,汤米的,你们唱第二段。来,试一试吧。(伴奏音乐慢)我要增加难度了,你们怕不怕,增加难度我不怕,这次我们不看图谱了,在你们唱的时候,老师来当指挥家,来帮你们打节奏,注意看老师的手势哦。(一次,伴奏音乐慢)

3、能通过变化歌曲的快慢速度进行演唱,提高幼儿兴趣。

师:看来啊,我考不到你们,我不信呢,这次,周老师还要出个难题,这次的节奏和上次不一样,注意听,(挑战中速)孩子们不错,老师真的为你们感到自豪,我知道,我们大班的孩子都很聪明,喜欢接受一些挑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注意听,更加难了。(歌曲快慢节奏结合)恩,挑战成功!(你们决得我们刚才跟上音乐了吗?没关系,今天我们没有挑战成功,可能是我们对歌曲的旋律不熟悉,我们下次一定再次挑战,好吗?)

四、引导幼儿填名字演唱,使其产生自豪感,体验与同伴互动演唱的快乐

1、幼儿探索自己名字的唱法

刚才汤米、卡秋沙在歌里唱到了自己的名字,所以这首歌就叫什么名字?(点课件)《唱唱我的名字》。现在你们能不能一一告诉我,你们的名字?我怎么问,你就怎么回答,答对的小朋友大家一起就拍手说“对,对,对”,你们就问我:“你是谁呀?”“我是周祖鹃呀。”“你是谁呀?”(快慢结合)谢谢小朋友们把你们的名字告诉我。刚才歌曲的名字叫《唱唱我的名字》。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名字也唱到歌里来?想一想你的名字怎么唱。(鼓励2——3名幼儿尝试演唱自己的名字)

师:你叫什么名字啊?请把你的名字唱出来。(幼儿演唱歌曲点课件音乐)请小朋友们为他拍节奏。

教师和幼儿合作演唱第二段。然后再请两个幼儿合作演唱。

2、利用课件中幼儿的照片,玩游戏“唱唱你和我”,体验唱自己和朋友名字的乐趣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看,汤米和喀秋莎的后面,我藏着你们的照片,当大屏幕里的.照片滚动起来后,我们一起叫3,2,1停,我们被抽中的孩子,我们就唱他们的名字。

游戏玩法:当大屏幕里的照片滚动起来,幼儿一起倒数:

3、2、1,停止滚动,屏幕出现两名幼儿的照片:这是谁?请大家一起唱出他们的名字。从左到右唱。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地看,也许下一个就是你了。

教师采访被唱到名字的幼儿:请几位站起来,让老师们认识一下你们,大家在唱你们名字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游戏反复几次)

师小结:看来,唱歌的形式来介绍自己,是很高兴,自豪的事情。

五、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会唱朋友的名字了。那现在我们站起来,请用好听的声音大声地唱一唱你们自己的名字。

师:你们全都是歌唱家,周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现在赶快去找你的好朋友一起完整地唱一唱,在唱之前,老师有个要求,找到好朋友后,先商量一下第一段唱谁的名字?看,也可以去和后面的老师一起唱一唱他们的名字。

《我的名字》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并仿编游戏儿歌,发准“叽”、“七”等音。

2、听懂并遵守游戏规则,能按1-7唱数的顺序排队。

3、乐意和同伴一起游戏,能在游戏中较快速地作出反应。

活动重点:

儿歌的学习及正确发音。

活动难点:

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会唱《小小蛋儿把门开》的歌。

2、物质准备:小鸡贴纸。

活动过程:

1、唱歌:《小小蛋儿把门开》。

师:鸡宝宝,我们一起来唱唱歌好吗?

2、学习儿歌及游戏。

(1)用儿歌中的语言结构介绍自己。

师:今天有很多客人想认识我们,我们介绍一下自己,好吗?

教师示范讲述:叽叽叽,我是邱娟,引导幼儿用:叽叽叽,我是××的句式讲述。(第一遍可以坐在座位上轮流讲述,其后可以让幼儿轮流站在前面排成一排进行讲述。)

(2)师幼边讨论边学习游戏规则。

①邀请7名幼儿在前面排成一排,教师与幼儿共同结合数小鸡的动作讲述儿歌前两句

师:谁愿意来和妈妈玩游戏?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多少小鸡?

②教师为幼儿起名字,并暗示幼儿记住自己的名字。

③引导幼儿按照儿歌内容“小鸡一下全走散”,散回自己的座位。

④引导幼儿按序上来站成一排,并清楚地发音:叽叽叽,我是小×。

⑤当幼儿都说完叽叽叽,我是小×后,共同念最后一句话:一起游戏真开心。

(3)师幼完整讲述游戏儿歌。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游戏的儿歌念一念。(第一遍师幼共念,第二遍根据幼儿掌握情况,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念儿歌)

(4)师幼共同游戏。

教幼按照左边右边、男生女生等不同形式共同玩游戏。

3、尝试仿编游戏儿歌。

(1)师:除了小鸡爱玩游戏,还有什么小动物喜欢玩游戏呢?

(2)师幼共同边念仿编的.儿歌边玩游戏。

引导幼儿根据大家所选定的动物,及时调整儿歌中的语句。

《我的名字》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演唱自己名字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和愉悦感,体验与同伴互动演唱的快乐。

2、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准高音部分;并能自如地接唱。

3、幼儿能根据歌曲的情绪特点,创编有趣的动作自由的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1、与歌曲内容相关的课件

2、歌曲图谱一张

3、配乐演唱录音

活动过程:

一、通过拍手,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创设情境入场:今天要来两位外国小客人,让我们听音乐跳着快乐的舞蹈,去欢迎他们吧!)

1、客人们就要出场了,我们可以怎么样欢迎他们?

2、请幼儿尝试一边倾听歌曲旋律一边有节奏地拍手。

二、结合课件和图谱,分析理解歌词,进一步感知歌曲的情绪特点

1、播放课件,引出歌词内容第一位客人叫什么呢?(播放汤米演唱部分,引导幼儿通过打招呼练习歌词节奏)还有一位小客人,她叫什么名字?(播放卡秋沙演唱部分)客人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通过唱歌的形式介绍自己)

2、完整范唱歌曲,进一步理解歌词并感知歌曲的情绪特点汤米和卡秋沙要合作演唱,仔细听!唱的最多是什么字?(播放合作演唱录音)(师幼小结:唱得最多的是米和沙,也是他们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他们唱歌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用唱歌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名字心情是怎样的?

3、教师指图,引导幼儿念诵歌词我们一起试着说说他们好玩的介绍吧!(引导幼儿说清歌词,念准节奏)

三、结合图谱,引导幼儿快乐学习并表现歌曲

1、教师指图演唱、幼儿跟唱,结合图谱练习高音和接唱部分我们一起唱一唱。(指图师幼完整演唱)为什么这个小气球飞的那么高?(分析图谱高音处)还有飞高的小气球吗?它和前面的的高气球有什么不一样?怎样演唱?(对比逐句练习两个高音处,引导幼儿用自然顺畅的声音唱准高音,解决难点)唱完米字紧接着唱的是什么?(分析接唱部分,反复练习,能自如地接唱)

2、幼儿自主演唱,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针对幼儿演唱的情绪、接唱、唱准高音等情况合理评价并及时引导。

3、鼓励幼儿在快乐的演唱中自主创编动作。

你想加什么有趣的动作来表现快乐的心情呢?(幼儿自由创编、全体幼儿表演)

四、引导幼儿填名字演唱,使其产生自豪感,体验与同伴互动演唱的快乐

1、幼儿探索自己名字的唱法刚才汤米、卡秋沙在歌里唱到了自己的名字,所以这首歌就叫《唱唱我的名字》。小朋友想不想把自己名字也唱到歌里来?(鼓励2——3名幼儿尝试演唱自己的名字)

2、利用课件中幼儿的照片,玩游戏"唱唱你和我",体验唱自己和朋友名字的乐趣游戏玩法:当大屏幕里的照片滚动起来,幼儿一起倒数:3、2、1,停止滚动,屏幕出现两名幼儿的照片:这是谁?请大家一起唱出他们的名字。

教师采访被唱到名字的幼儿:大家在唱你们名字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

五、游戏"找朋友",接唱自己的名字,感受歌曲和游戏带来的快乐

1、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发现游戏玩法。

2、幼儿游戏,教师随机指导

★活动目标:

1、在反复哼唱自己名字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和愉悦感。

2、能通过变化歌曲的快慢速度用快乐的情绪演唱,体验歌曲节奏的变化和集体游戏的有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帮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并初步了解自己的名字。

2、"快乐大转盘"教学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唱名介绍,自然导入。

1、教师通过介绍自己,范唱歌曲,引导幼儿找出歌词的'特点。(自然导入,既拉近了师幼间的距离,又帮助幼儿了解了歌曲的特点)

2、通过幼儿学唱老师的名字,激发幼儿唱自己名字的欲望。(为幼儿演唱自己的名字打下基础)

二、快乐转盘,唱唱你我。

1、幼儿完整学唱。(进一步熟悉旋律,学习演唱,掌握填词演唱的要点)在琴声的伴奏下,请幼儿轻声填词哼唱自己的名字。

2、请个别幼儿演唱歌曲,产生自豪感和愉悦感。

3、通过身体动作初步感受节奏的快慢变化,并体验演唱的快乐。

4、"快乐转盘转起来",(大屏幕滚动幼儿的照片,定格到谁就唱谁的名字)进一步引导幼儿体验歌曲节奏的变化。

5、引导幼儿尝试运用伴唱形式来演唱歌曲。(培养幼儿合作意识,进一步体验演唱的快乐)

三、说说名字,体会亲情。

通过谈话、看录像,让幼儿初步了解名字的含义。(体验家人的爱与期望,培养幼儿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四、对碰游戏,快乐无限。

组织游戏"名字对对碰",感受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中,为幼儿提供各种乐器和材料,供幼儿继续演唱、表演。

活动反思:

对孩子来说,把自己的名字用歌唱的方式介绍给他人,既充满情趣,又具有挑战性。通过这次活动,让我知道了,抓住和把握好每个领域活动的目标和特点很重要,活动前的知识准备很重要,活动的切入点很重要。将学习的方法逐一渗透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知道了“学什么”和“怎么学”,其学习积极性盎然,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同时,幼儿学会了学习的方法,便能较快地尝到成功的滋味,获得成功的体验。

有时候我常想,为什么身边的老师上课能上得这么好,自己却总是要出现那么多问题?其实答案很明显,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每一个成功的背后会付出多少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自问自己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自己所付出的能和那些优秀的老师比吗?不能。不,是现在还不能。其实我一直相信自己的课会越上越好,因为我一直都有在努力,努力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因为付出才会有收获。通过时间的累积和经验的积累,我相信自己的课会越上越好。

《我的名字》教案篇4

【教案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

2、乐于参与讨论。

3、知道自己的名字。

【教案准备】 1、老师手偶。

2、亲子故事《我的名字》(《长大真好》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2—5页)。

【教案过程】 一、出示“大家庭”老师手偶,说:“嗨,小朋友,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请幼儿轮流回答。

二、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讲述亲子故事《我的名字》:

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但我好像有很多不同的名字。爸爸、妈妈会叫我“欣欣”。爷爷、奶奶叫我“宝宝”。在街上遇到的叔叔和阿姨会叫我“小朋友”。在幼儿园,老师叫我“王家欣”,有时也叫我“小朋友”。不过,全班小朋友都是“小朋友”啊。那次老师讲故事的时候问:“小朋友,小白兔躲在哪里?”结果全班小朋友都举手回答。( )所以,我还是喜欢老师叫我“王家欣”。

三、与幼儿讨论:

爷爷奶奶怎么叫她?(宝宝。)谁会叫你“宝宝”?(自由回答。)

叔叔和阿姨怎样叫她?(小朋友。)

老师怎么叫她?(王家欣/小朋友。)

四、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第5页,找出有小朋友名字的物品。(小书包。)

五、请幼儿细心聆听老师说出的名字,当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便要站起来转一圈,或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有礼貌地向大家打招呼。

六、请幼儿熟悉游戏玩法后,老师可请幼儿设计其他动作代替转圈,或可改由幼儿说出小朋友的名字,继续进行游戏。

活动评价:

能专心聆听故事。

能回答有关故事的问题。

听到自己的名字时,能作出反应。

活动建议:

在表演区,可以表演王家欣的姓名故事,也可以将小朋友的多种姓名编成《姓名故事》在表演区中表演。

《我的名字》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以快乐的情绪进行延长活动,体验歌曲的流畅和接龙形式的有趣。

2、饶有兴趣地演唱自己的名字,产生自豪感。

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学习填词哼唱。

活动准备:

1、两张任务卡片(汤米、杰西卡)

2、幼儿每人一张名字卡(贴胸前)

活动过程:

一、分段熟悉旋律和歌词

1、熟悉a段旋律与歌词

师出示卡片(汤米)并延长a段歌曲:提问:

(1)、他叫什么名字?你觉得隔离最有趣的地方是哪里?这个字藏在名字的什么地方?

(2)、汤米在唱的时候,像在做游戏,你觉得他像在做什么游戏?

(教师用歌声来回应,以帮助幼儿熟悉旋律)

2、熟悉b段旋律和歌词

师出示卡片(杰西卡)并演唱b段歌曲,提问:

汤米的妹妹叫什么名字?她是怎么介绍的'?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帮助幼儿掌握名字两个字与三个字的不同唱法)

3、辨别a、b段旋律不同的地方

(通过听辨、模唱,掌握旋律中的难点并唱好音准)

二、学习完整演唱,初步学习接唱。

1、幼儿完整学唱。

2、幼儿分角色进行接唱。

三、学习填词演唱

1、把握填词演唱的要点

a、想一想,自己的名字是几个字的?两个字该怎么唱?三个字该怎么唱?

b、再想想,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是什么字?

2、在琴声的伴奏下,幼儿轻声填词哼唱。

3、教师示范填词演唱

4、请个别幼儿填词演唱

5、请两名幼儿以接唱的形式填词演唱

四、自豪的演唱自己的名字

以接龙的形式全体幼儿把自己的名字用歌唱的方式一一介绍给大家。

《我的名字》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的名字,并了解同伴的名字。

2.通过活动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名字,鼓励幼儿能大胆在陌生人面前进行表述,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图片(小白兔、小熊猫、小公鸡)、礼物若干个、圣诞服装、帽子。

活动过程:

一、以图片导入,引入主题:

师:今天我们小托班来三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是谁吗?那你们要注意看看是谁来了。

二、出示图片,直接进入主题:

(1)师:

①(出示图片:小白兔)小朋友,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哪个小朋友能告诉老师,它叫什么名字?

②(出示图片:小熊猫)小朋友它是不是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哪个小朋友能告诉老师,它叫什么名字?

③(出示图片:小公鸡)小朋友,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名字呀?

④它们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那老师现在点到哪个动物的名字,你们就用小手指着它,说“xxx它在那里!”(说一句完整的话)

⑤那谁能上来告诉老师,它们在哪里?

(2)师:

①小朋友,小白兔,小熊猫,小公鸡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那我们有没有自己的名字呀?

②那谁能上来大声的告诉小白兔、小熊猫、小公鸡你叫什么名字?

③原来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那我们的名字一样吗?我们很个人的名字都是不一样的,这样呀,你们就会分辨得出老师在叫谁了。

(3)师:小朋友,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你们想不想玩呀?那你们要注意听游戏是怎么玩的,游戏是这样玩的:老师点到谁的名字,你们就用小手指着他,然后说“xxx在那里!”(说一句完整的话)

三、玩游戏:

1.助教做圣诞老爷爷,他们玩得高兴的时候,突然有人在门外敲门。碰—碰—碰—

师:唉,小朋友,谁来了呀?我们请他进来好不好?《请进》

圣:嗨,小朋友,你们好,你们看看我是谁?

圣:小朋友,你们看看圣诞爷爷手上有什么东西呀?圣诞爷爷手上有礼物,你们想不想要呀?但是呀圣诞爷爷不知道你们的名字,等下圣诞爷爷发礼物的时候,你们告诉圣诞爷爷你叫什么名字好不好?那你们要安安静静的,圣诞爷爷才会给礼物。

圣:小朋友,谁还记得我叫什么名字呀?

2.发礼物问的问题:小朋友,我叫什么名字?你叫什么名字?(说一句完整的话)

师:

①哇,小朋友,你们手上都有漂亮的礼物是谁送的呀?

②噢,小朋友,圣诞爷爷要走了,我们要跟他说什么话呀?

3.给幼儿玩一下礼物

师:小朋友,你们的礼物好玩吗?可是呀,它们累了,要休息了,我们给它们休息一下好不好?那我们先把礼物放好,去厕所了。

《我的名字》教案篇7

活动背景:

“小袋袋”绘本系列是著名绘本大师查尔斯·福格的作品,一共有四本。第一本原名叫《我是小袋袋》,主要是介绍小袋袋这个动物形象。小袋袋是一只憨态可掬、顽皮可爱的小袋熊,它的神态表情、举手投足极具亲和力,能让低龄幼儿产生由衷的快乐和认同感。

为了更适合小班幼儿阅读与理解,我们对绘本画面进行了适当删减,选择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活动场景,按照理解讲述的侧重点的不同调整了阅读顺序,将原来较为零散的描述性语言改编成可以让幼儿接话或独立讲述的语言。活动的主体部分共分四个环节。首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绘本画面,然后让幼儿在初步理解绘本的基础上进行独立完整的阅读,接着师幼共同阅读绘本,教师引导幼儿重点用“我喜欢……”的句式讲述绘本内容,最后迁移学习经验,运用“我喜欢……”的句式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

活动目标:

1观察、阅读画面,理解小袋袋喜欢做的事情,感受小袋袋的天真活泼。

2愿意用动作、语言表现画面内容,尝试运用“我喜欢……”的旬式进行讲述。

3喜欢和同伴一起阅读图书。体验集体阅读的快乐。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绘本ppt(演示文稿)。

活动过程:

一、认识书中主要人物小袋袋,猜想小袋袋喜欢做的事情

师(出示“小袋袋”图片):老师请来了一个新朋友,看看它是谁。

师:这是袋熊。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袋袋。我们和它打个招呼吧。

师:小袋袋的样子是怎样的?它的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看出来的?它的手和脚是怎么放的?大家一起来做做小袋袋的样子。

师:小袋袋很可爱,它喜欢做很多事情。你们猜一猜:它喜欢做什么事情?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幼儿猜想。)

二、初次阅读,感受、理解并表达小袋袋跑步、玩泥巴、躺在妈妈怀里等画面内容

1阅读画面一:跑步

师:谁在跑步?

幼:小袋袋在跑步。

师:还有谁也在跑步?

幼:考拉熊、乌龟、青蛙、小虫。

师:他们都在跑步。谁跑在最前面?它的样子是怎么样的?

师:对,小袋袋跑在最前面。它抬着头,挺着胸,跑在最前面,很神气的样子。我们一起来学学它跑步的样子。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和好朋友们一起跑步,和它一起跑步的好朋友有小虫、考拉熊、乌龟,还有青蛙。

2阅读画面二:扮鬼脸

师:你们为什么笑啊?小袋袋在干什么呀?

幼:吐舌头/顶鼻子/扮鬼脸……

师:对,小袋袋特别调皮,它在吐舌头,顶鼻子,拉耳朵。我们来学一学,给旁边小朋友看一看,好不好?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做鬼脸,吐吐舌头、顶顶鼻子、拉拉耳朵,真好玩。

3阅读画面三:玩泥巴

师:小袋袋在玩什么?

幼:玩泥巴。

师:小袋袋身上哪里有泥巴呀?

幼:头上有泥巴/手上有泥巴,肚子上有泥巴/腿上有泥巴。

(教师用动作提示。)

师:小青蛙在干什么?小兔子身上有什么?

师:小袋袋玩泥巴时的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看出来的?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袋袋的样子。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玩泥巴,头上、手上、肚子上、脚上都是泥,玩得真开心。

4阅读画面四:扮大树

师: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幼:小兔在跳小乌龟在爬……

师:小袋袋在干什么?它举着树叶一动不动像什么呀?

师:我们来学学小袋袋的样子。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变成一棵大树,一动不动地站着。

5阅读画面五:捉迷藏

师:小袋袋在干什么?(教师用动作表现小袋袋缩成一团的样子。)

师:谁躲起来了?谁在找它?

师幼(小结):小袋袋喜欢捉迷藏,把自己缩成一团,让大家找不到它。

师:现在请大家做做小袋袋躲起来的样子。老师来找找。

6阅读画面六:回家

师:玩了一天,小动物们都回家了。谁在门口等小袋袋?

师:妈妈见了小袋袋心里怎么样?小袋袋见到妈妈心里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

7阅读画面七:睡觉

师:天黑了,月亮出来了,小袋袋要睡觉了。谁抱着小袋袋?

师:小袋袋躺在妈妈的.怀里感觉怎么样?

(师幼一边说“小袋袋最喜欢躺在妈妈的怀里睡觉,又温暖又舒服”,一边做动作并感受。)

三、完整阅读

1在音乐声中完整观看ppt。再次感知绘本内容,并感受其中的语言美。

2师幼共同阅读ppt并表述画面内容。

师:小袋袋喜欢玩这么多好玩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吧。

四、运用“我喜欢……”的句式,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

师:小袋袋喜欢玩,也喜欢做好多好多事情。小朋友,你们喜欢做什么呢?

(从幼儿讲述的游戏中选择他们最喜欢的游戏进行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我的名字》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性质,学习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习将自己的名字填入进行演唱,并自如的接唱。

3.在演唱自己名字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和愉悦感,体验与同伴互动演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两个布娃娃:汤米和喀秋莎。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娃娃)教师:今天金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客人,你们欢迎他们吗?

二、学唱歌曲。

(一)游戏《你是谁呀》。

1. 教师:小朋友我们来玩个你问我答的游戏,答对了就一起说:对对对。你们先来问金老师:“你是 谁 | 呀—|?”听听金老师是怎么回答的?

2. 幼儿问:你是 谁 | 呀—|? 教师有节奏的回答:我是 金靖 | 燕 呀 |

教师:现在我来问:你是 谁 | 呀—|?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回答,注意提醒幼儿要有节奏的回答。

3. 教师:你们想知道两个客人的名字吗?一起来问问吧。(幼儿问,教师回答,帮助幼儿了解他们的名字分别叫:汤米和喀秋莎)

(二)熟悉歌曲《唱唱我的名字》。

1. 第一遍:

教师:他们还会把自己的名字唱出来呢?仔细听好。(教师边范唱边动作。)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听到的进行讲述,教师将幼儿回答的用歌词进行总结。)

2. 第二遍:

教师:两位客人还要唱一次,仔细听唱的最多的是哪个字?

小结:唱的最多的是米和莎。(教师边小结边范唱几句。)

(三)学唱歌曲《唱唱我的名字》。

1. 第一遍:

教师:我们也来唱唱汤米和喀秋莎的名字吧!(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边唱边动作。)

2. 第二遍:

教师:这次金老师唱的轻一点,你们唱的响亮一些好吗?(引导幼儿用响亮的声音演唱。机动)

3. 第三遍:

教师:汤米和喀秋莎介绍时可开心了,我们用开心的表情和声音来唱一唱!(引导幼儿用欢快的表情和声音演唱歌曲。)

教师:唱米米米和莎莎莎时是一样的吗?一起来听听。(帮助幼儿知道这两句只有最后一句是不一样的。教师边小结边范唱一下。)

教师:我们一起来练一练每个名字的最后一句。(带领幼儿跟钢琴伴奏练习每句的最后一小节。)

4. 第四遍:

教师:我们再来唱一唱,这次要把米米米和莎莎莎不同的地方唱出来。(引导幼儿注意唱好两句不同的地方。)

(四)学习将自己的名字填入进行演唱,并自如的接唱。

1. 教师: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名字,想不想把自己的名字唱出来呢?那先说说你的名字有几个字?

如:幼儿:两个字。 教师:应该怎么唱?

小结:和汤米一样唱,唱两遍。来来我是秦熙秦熙。

三个字的名字引导方法同上。

2. 教师请一位幼儿边演唱边提出要求:等会金老师指着谁谁就唱自己的名字,(幼儿唱:来来我是王欣瑶呀)后面我们跟瑶瑶一起唱。(瑶瑶……)

3. 组织幼儿唱唱自己的名字。

教师随机邀请幼儿唱唱自己的名字,并提醒其他幼儿及时接唱。

三、游戏《找朋友》。

教师:我们去找一个朋友相互唱唱自己的名字吧!(引导幼儿两两结伴,边唱边表演,活动在愉快的、温馨的氛围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