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案优质5篇

时间:2025-10-16 作者:Fallinlove

教案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其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教案的回顾为教师提供了反思的视角,帮助其发现教学亮点与不足,总结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五年级语文教案优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五年级语文教案优质5篇

五年级语文教案篇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了两个农夫在秋收后都从自己角度出发,一个认为趁天冷之前卖牛可以从中获利,另一个认为天冷前买牛节省金钱。买卖成交后,两个农夫却分别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教学目标:

1、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看待问题,处理事情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换个角度从别人的立场审视问题,从长远打算,经过深思熟虑后在做出决定,同时还不能强调偶然的因素。

2、理解课文的内容,积累本课中的佳词佳句。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不同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揭示看待问题,处理事情。

教学策略:

放手让学生自学本课,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哪里有不懂的地方,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相机的进行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展开讨论:买牛者和卖牛者还应该想到什么?用个农夫提建议的方法写一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古诗两首。

2、默写两首古诗。

3、说一说

从前面的课文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两个农夫》,看看从这篇文章中你又会有哪些收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遇到重要的词句勾一勾画一画,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说说你初读后有哪些收获和疑惑?

三、理解课文

1、画出两个农夫买牛、卖牛的.原因。

(1)你认为他们的想法合理吗?为什么?

(2)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从书中划出相关的语句,感情读读,将自己的感悟可以写在旁边。

(3)这两个农夫最后都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为什么?他们还应该想到什么?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2、围绕着文章的中心: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看待问题,处理事情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换个角度从别人的立场审视问题,从长远打算,经过深思熟虑后在做出决定,同时还不能强调偶然的因素。

抓住关键的词语,人物的语言来理解体会。

四、发散思维

卖牛者和买牛者还应该想到什么?(提示:从双方都能得到的利益提建议)

小组讨论交流

五、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设计:

将你的建议写下来。

板书设计:

两个农夫

卖牛者

买牛者

五年级语文教案篇2

【内容简析】这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麻雀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由于不听妈妈的告诫而掉到了大花猫旁边。妈妈奋不顾身地去保护他,小麻雀飞到了窗台上,而妈妈尾巴上的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这篇童话一方面告诉人们,小孩子自作聪明,往往是要吃亏的;另一方面又说明,只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生活的本领才能更快地增长起来。

【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感悟为主线。通过感情朗读体验角色人物的心理变化;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行大胆的交流与讨论。

【教学目标】

1.会认“蹈、瞪、舔”3个生字。会写“檐、脖、摔、蹲、扯、嗓、蹈、莹、瞪、啄、舔、懊、鼠、秃”等14个字,理解“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

3.能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普季克是怎样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妈妈是怎样的妈妈。

难点:正确认识麻雀母子;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所表达的意思。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设计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都很喜欢看童话故事。它们不仅向我们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还能给我们以启示。谈谈你都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它使你明白了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今天,我们将学习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板书:小麻雀)

2.了解作者概况

让学生把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同桌互读生字,认真听读,互相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3)小组内的同学互相听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把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画出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开始( )

后来( )

最后( )

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上述内容?

2.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出重点学习的问题。

(普季克是怎样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

四、通读课文,加深理解。

1.再读课文,并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听读课文录音,概括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自主识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注意哪些地方不要写错。

2.指导写好生字。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认真写好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词。

2.说一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体会成长过程。

这是一对怎样的母子呢,让我们到普季克的成长过程中去感受。

(1)以读代讲,初步体会人物特点。

①默读课文1—13自然段,你对小普季克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

②分角色朗读。

③指名读。

(2)品读重点段,感受伟大的母爱与小普季克的成长。

①默读14—18自然段,思考:对这对母子,你又有怎样的认识?画出重点语句体会。

②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母爱。

出示15自然段:妈妈从树上扑下来。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她那凶猛的样子,使大花猫大吃一惊。

a.通过朗读,你有什么体会?

b.展开想象:读着这样的语句,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什么?(同学描绘头脑中出现的画面)

c.出示课本中的插图:同学们,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又一只老麻雀挺身而出,用弱小的身躯拯救自己的幼儿。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什么?

d.指导朗读。

e.过渡:还从哪儿感受到这种伟大的母爱?

出示16自然段: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却让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像一点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

a.重点体会“好像一点也不在乎、欢天喜地”等词句。

b.指导朗读。

(3)让我们再一次感受那母爱。(指名朗读14—16自然段。)

(4)说话训练,体验角色。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就是普季克。当你掉下来,正在害怕时,看到妈妈飞下来,你有什么想法?是什么力量,使你竟然飞了起来?你从这件事中都学会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

(5)学习19自然段

普季克,你为什么鼻子酸酸的?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吗?

三、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五年级语文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从老黄的身上感受动物是有感情的,从全家人对老黄的态度和做法上体会人是如何关爱生命的。

2、抓住第八和第十一自然段的情景描写,联系当时的情景,感悟叙事过程中景物描写对情感的烘托作用。

3、学会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感悟叙事过程中景物描写对情感的烘托作用。

教学准备:搜集人与动物之间情感的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谁来把自己和小动物之间的故事讲听?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走近老黄,看看他和动物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理清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2人小组,检查课文的朗读,要求正确流利,交流词语的理解。

如:咀嚼、埋葬、暮年、早茶、爽健

3、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

4、读课文,想一想老黄全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回读课文中的重点描写,高手到老黄对生活的留恋,体会全家人对生活的关心。

5、再读课文,感受情景描写对感情的烘托。

三、学习生字词。

1、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2、重点指导:毯

3、扩词练习。

梳理、修饰、地毯、暮年、安适、环境

四、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老黄及全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感受生命间的平等和谐。

1、出示:文章中哪些地方让你最感动?

要求:默读课文勾画出有关语句。

2、4人小组交流,诵读,谈感受。

3、全班交流。

(1)老黄对生命的留恋,让我们感受到生灵有情,生命美丽。

它悠悠的脚步、沉重的目光。

准时饮水的足迹记录着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习惯。

它生命垂危时会到田边的步履,留下了它对以往工作和生活留恋的情感。

孩子们和她嬉戏时。他和其的目光涌动着对衰老的无奈。

听到牧童的喊声,站在草场上,润泽的眼睛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

回光返照时,回到曾经工作、休息过的地方,它静静的看着,带走了无限的眷恋。

(2)全家人多老黄的关照,让我们感受到尊重生命的浓情。

父亲心爱这个老伙计,说它一生辛苦,再不能拿什么工作麻烦它了,就让他安适的、自由的过它的暮年。

孩子们和老黄嬉闹时,那“环绕、抚摩、梳、抱、喂、打扮“的行动透着对老黄的喜欢和亲近。

老黄生病了,我们替它披上一条毯子,弄东西给它吃,拿水给它,请兽医来。老黄已经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不愿失去它。

老黄死了,我们依据它的心愿,将它埋葬在工作并且休息过的田边。每逢花季,便开出一些美丽的花,那美丽的花给人深深的启迪。

(3)指导朗读文中两处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热爱生命的情感。

春光很好。桃树上开着花朵。前一天晚上刚下过雨,空气很清新。天空没有一片云。阳光爬上山头,有着说不出的美丽。

(无限春光渲染了生命的美丽,暗示了生机。)

它到了河边,喝了些水,又站了一会儿,破例的不回这儿来,却走到近旁的田边。那时微风拂着正在成长的小麦,麦浪下面藏着无数的斑鸠,上面呢,有千百只小蝴蝶结对飞舞。老黄站在田边,静静的看着,好像面对一个熟人。忽然它站不稳了,全身摇晃,呻吟了一声,就倒在了地上。

(这田间一盛一衰的景色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世界有众多的生命演绎的美丽。)

4、有感情的朗读,感受生命的伟大与壮美。

三、拓展延伸

讲讲你身边的人与动物的感人的故事。

四、全文

关注生命,这世界才有生生不息的活力。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读写。

板书设计:

称呼老伙老头子老人

老黄人情味谈论暮年早茶散步

交往戴花抚摩

做法生病中照料死后埋葬

五年级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能简要地复述故事,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

体会瑞恩的梦想是怎么变成现实的,感受瑞恩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 理解梦想

(一) 板书“梦想”。什么是梦想。

1.教师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源于梦想。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 的实现作出努力。

2.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二) 激情入文

教师: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叫瑞恩。他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

二、感知梦想

(一)请走进课文,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准确,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并读一读。

(二)说话练习,整体感知

1.出示文中重点词:非洲 水井 额外 水泵 钻井机 瑞恩的井

攒钱 募捐 流泪 放弃 簇拥 辛辛苦苦

指名读词、纠音 齐读!

⑴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

⑵指名学生说并指名读“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⑶出示文字资料:非洲缺水资料

⑷齐读这段文字

教师:所以,瑞恩才有这样的一个梦想──(齐读)“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三)学习3~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变成现实的,实现这个梦想具体分几个步骤?

2.学生自学。

3.反馈:(“梦想”怎样实现的)

(1)筹集70块钱(板书)

瑞恩为攒够这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a.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朗读。

b.感受70元的来之不易

(2)筹集2000块钱(板书)

当他得知70元钱只能买一个水泵,而挖一口井需要2000元时,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就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他的执着感动了好心人。妈妈的一位朋友把瑞恩的事写成了文章,刊登在当地的报纸上。短短2个月,就筹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3)筹集买钻井机的钱(板书)

同年9月,当他听工程师说人工凿井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20个人干10天才可以完成时,他——读: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的一个水泵到2000元“洁净的水”募捐项目到再增加钻井机。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假使仅仅靠瑞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梦想永远无法实现。除了瑞恩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外,还靠什么使瑞恩的梦想成真?

4.回顾梦想实现的经过

四、设身处地,升华题义

1.瑞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村里的5000个孩子一起出来欢迎他。人们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感激的泪水。

2.齐读句子,出示

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谁会不在此时流泪呢?

“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梦想的实现,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们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现,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

3.感受:瑞恩的梦想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1)读14 ~17自然段,找出具体的事例。

(2)学生交流。

4.写话练习

出示: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名的非洲孩子之一,你会对瑞恩说什么?

五、课堂小练笔。

如果瑞恩被推选为“感动世界”十大人物,向全世界征集颁奖词时,要求你为瑞恩写颁奖词,你该怎样去写?现在就让你心中涌动着的敬意和感动喷薄而出吧!练笔—交流!

六、总结课文,升华认识

师总结:梦想,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现,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更是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与其说是瑞恩筹钱挖井,还不如说是瑞恩在凝聚加非人民的心。这正是梦想的力量!

一句广告词说得好:心有多宽,天空就有多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精彩!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同学们,为实现我们的梦想而努力吧!

七、作业(伴随着歌曲《爱的奉献》结束全课)

1.摘录瑞恩说的话。

2.如果你就是妈妈的朋友,你会在文章中写些什么呢?请结合上下文,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段话。参考题目:《执着的瑞恩》、《瑞恩的梦想》、《瑞恩的井》……也可以自己命题。

板书设计:

17梦想的力量

筹集70元

为非洲的孩子挖井 筹集2000元

筹集买钻井机的钱

五年级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方法:理解课文中奶奶这些“老话”的深刻含义,适当地做好积累可以在课外搜集一些这样的“老话”。

情感态度: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内容,明白大家称奶奶为“语言大师”的原因。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奶奶这些“老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内容,明白大家称奶奶为“语言大师”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几句“老话”让学生读读,说说能理解这些话的意思吗?

2、议议这些“老话”,看看这些话是否说得有道理。

板示课题:30语言大师

3、读读课题,在预习的基础上说说课题的含义。

二、学习课文。

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1、自己读读课文,也可以同桌交流读。

2、用简练的语言说说奶奶是个怎样的人。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人物的特点。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任务的特点。

5、指导学生为课文划分段落。

学习课文2、3、4小节,体会奶奶那些“老话”的含义。

1、指名读读2、3、4节。

2、找到奶奶说的“老话”,用线在书上划出。

3、在黑板上出示这几句话“早睡早起身体好,昨晚迟起百病长。” “越吃越馋,越玩越懒。”“人勤出金山,人懒败家产。”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请学生读读这句话,议议每句话的意思。

5、再去读读课文2、3、4节,说说奶奶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些话?

6、拓展练习下面这些情况,想想能对他们说些什么?星期五下午,妹妹在家,只想看电视,不愿做作业,我耐心地告诉她:......弟弟每天起床,不叠被子,妈妈劝他:......

爸爸爱睡懒觉,我会对他说:......

a)组自学第5节、读读课文、说说奶奶还说了哪些“老话”?议议每一句“老话”的含义。

b)全班交流。

c)发挥想象,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上奶奶的这些“老话”。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课外拓展:

1、出示课外的一些“老话”。

2、让学生议议它们各自的含义。

布置作业:

在课外搜集一些“老话”,和爸爸、妈妈或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这些话是否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