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观后感,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影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交织,实际故事的观后感能够让我们更加理性地分析和评价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情况和事件,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孝心的观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孝心的观后感篇1
周五晚我观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节目,他们的经历令我不禁潸然泪下。在十位最美少年中,令我最敬佩的是王芹秀,因为,她的“孝”,是与众不同的。
王芹秀并非父亲亲生女儿,她只是父亲从路旁捡回的弃婴。然而,她却尽心尽力地照顾着父亲和奶奶。
王芹秀的父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奶奶则体弱多病,年仅十几岁的她挑起生活的重担。她每天要很早起床,烧火做饭,上山拾柴火,放学后还要帮父亲干农活,直至很晚才能写作业。父亲平时会给她一点零用钱,可她从来不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而是把钱都攒起来,为父亲买了一双新鞋。
平时我们的父母也会给我们一些零用钱,然而,我们多半是用于买零食,玩具,却从未想过为父母买些什么。可能大家都会认为父母自己有钱,若有需要自己可以去买,但是我们都忘记了,父母是否需要和我们是否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我们用自己攒下的零花钱买东西送给父母时,父母得到的不只是一件物品,更多的是欣慰!
王芹秀所孝顺的人并非给予他生命,然而对她却有养育之恩,因此就算是报答这份恩情,她也要尽自己所能照顾父亲。我们的父母都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比单纯的养育之恩更多了一份血肉相连,可是,我们有尽自己的能力照顾他们吗?可能会有人说:父母并不需要我们照顾,或许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是这样的。可是即便不用像王芹秀那般,我们也没有尽自己的孝道啊。
父母生养我们并不是为了当一个摆设来耗费自己的精力,尽管他们在孩子面前往往很坚强,但是他们也需要关心。
知道“孝”字是怎么写的吗?有人说是一个孩子驮着一个老人,而我认为,“老”字下面的“匕”字在古代是勺子的意思,当父母年迈拿勺子的手颤抖时,孩子就喂父母吃饭,于是将“老”字下面的“匕”换成“子”便成为了“孝”。总而言之,“孝”就是要我们照顾父母,像小时候父母照顾我们一样,他们走不动了,我们来驮;他们的手拿不住碗了,我们来喂。
看完节目后,我感触颇多。每位最美少年都有他们特殊的高贵品质,但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都是石缝中钻出的一棵顽强的小草,峭壁上绽放的一朵倔强的小花。他们在逆境中成长,经历无数坎坷折磨,却始终乐观向上,毫不畏缩,始终如一地守护着他们的至亲。
让我们向这些最美孝心少年学习,积极面对人生中的坎坷,没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孝心的观后感篇2
今天,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的李依桐和李易轩姐弟。他们的妈妈腿脚不便,家里什么家务活都是他们姐弟做的,家庭的重任都在他们身上,他们都很努力的去做。而我呢?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做什么都不坚持,也不努力去做。
这里我想起了卧冰求鲤的故事中的王祥,他的继母对他很不好,可他还是对他的继母很孝顺。最后继母生了大病需要鲤鱼熬汤喝,可是冬天没有鲤鱼熬汤,王祥冒着生命危险替继母找鲤鱼熬汤。就算继母对他不好但是他还是十分的孝顺。
曾子泰:
今天,我观看了一年一度的《最美孝心少年》颁奖日典礼!这些少年是真正的孝顺代表,正如俗话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九岁的黑龙江男孩——吴金棋,他的所作所为让我感动至极。这个男孩子才九岁,但是他每天天刚亮的时候就去为双腿残疾的爷爷和聋哑的奶奶采蘑菇……他就像在风雨中的小草一样坚强!
这些孝心少年的孝顺都让我们大家开始觉得自责起来,他们做到了像《增广贤文》中所说的两句话:“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这些少年中,很多都是在生活中遭受了巨大的苦难,生活中遇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守护着自己的家人!我更想看到的是未来的孝心少年会越来越多!
孝心的观后感篇3
今天我们全班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静。在重庆,一个14岁的小女孩当了两年家里的顶梁柱。
小女孩六岁那年,虽然父母离婚,母亲重新组建了家庭,但是她还是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20xx年,外公因不慎摔倒,致使右手残疾。20xx年,外婆又因脑溢血致半身瘫痪。然而,灾难总是接踵而至,不久,母亲又被查出肺癌晚期。为了给母亲看病,小林香家里背负了20多万的债务。为了还钱,小林香主动提出让父亲出去打工,自己在家照顾家人。
从此以后,小林香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要起床,自己洗漱好后帮弟弟穿衣,喂母亲和外婆吃完饭才能去上学。回来后,又要忙一大晚才能拿着蜡烛去学习。她说:这样,既不影响妈妈休息又能省电费!小林香这样辛苦,可是她从来不叫苦喊累。她总是用微笑和坚强面对不幸的生活。
小林香的遭遇让我们深思: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享受着父母的爱,却做不到这样的孝顺!平时,一些同学就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向来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和小林香比起来,她家里有六口人,全靠小林香一个人照顾平时的生活,自己还要学习,换做我们早就吃不消了,可小林香却没有抱怨,她用微笑感染着每一个人!我们为什么不能向她学习呢?
我们平时不但要认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不让父母亲为我们操心,还要在学习之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既可以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又可以为父母分忧。我想,这就是我们要向小林香学习的第一步吧!
让我们向最美孝心少年吴林香学习!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态度,一种行动。
孝心的观后感篇4
伴随着掌声与赞叹,夹杂着眼泪与感动,一个个朴实灿烂的笑容令人长久不忘。
——题记
20xx年,最美孝心少年在1月8日拉开序幕,一个个少年感人肺腑的故事。让我思绪万千。
来自内蒙古包头的徐佳琦姐弟。八年如一日,照顾患病母亲;四川凉山的彝族兄妹邱小华和邱萍萍,用稚嫩的双手为家庭奔小康贡献自己的力量;年仅16岁却拥有十年采茶经验的“茶园少女”王梦佳。面对破碎家庭,毅然选择留下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重庆的“棒棒男孩”冉俊超与父亲一起扛起家庭。用自己双手改善生活。
而这么多孝心者中,一个“舞蹈家”吸引着我,来自山东泰安的七岁小女孩儿小俊熙患有严重狼疮性脂膜炎,他的左腿萎缩严重,但他却将“热爱跳舞”四字刻在心中,跳舞时和常人无异,踏着轻快的节奏,活力四射,镜头面前。小俊熙跳舞十分沉醉,始终保持快乐的样子,为了不让腿再萎缩小峻熙不论刮风下雨都在熟悉的那条街上跳舞。有时峻熙奶奶常常因为小峻熙的腿伤心,而体贴的小峻熙也会时常做鬼脸逗奶奶开心。身残志坚的小峻熙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感染着所有人。
这些不畏艰难,践行孝心,以乐观的心态和稚嫩的肩膀扛起全家希望的感人事迹。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榜样力量,孩子们用孝行善举唤起人们对家人和社会的强烈责任感,树立了尊老敬长。不畏逆境,乐观向上的精神。
含苞待放的花朵,终将挺过严寒,迎来属于自己的春暖花开。
孝心的观后感篇5
当看到屏幕上一位位“最美”的少年接过奖杯时,我知道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周五。他们用稚嫩的肩膀担负起家庭的责任,用小小的双手撑起一片善良的天空,清澈的双眸中流露着坚定的信念……静静地倾听着他们的故事,我的眼眶不由得湿润了。
11岁便帮爷爷奶奶担起瓜田重任的石培昊;从小就跟着父亲干活的“棒棒少年”冉俊照;年仅16岁却拥有10年采茶经验的王梦佳;从5岁开始照顾下肢瘫痪父亲的“棉花女孩”任立春……看着看着,泪水不禁涌出了我的眼眶。这些“最美少年”中,让我深受感触的是7岁的跳舞女孩杨俊熙。
刚出生的小俊熙是一个爱笑的孩子,是全家人的开心果。然而在她两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犹如一道晴天霹雳从天而降——年仅两岁的小俊熙被确诊得了“狼疮脂膜炎”,左腿萎缩,左脚严重变形,医生说她最多只能活到15岁。当别的孩子在蹦蹦跳跳地玩耍时,小俊熙只能在一旁呆呆地望着。她去上学时,别的同学讥笑她,模仿她走路。
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压垮小俊熙,反而使她更加乐观,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她的奶奶还把她跳舞的视频发到网上。“等我没有那一天,奶奶再看看我的视频,就感到我像在她身边一样。”抱着这样的想法,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小俊熙都会坚持跳舞。身残志坚的她,还会争着帮奶奶干活;当自己的亲人伤心难过时,她还会做鬼脸逗大家开心……她说,她的理想是做一位舞蹈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帮助残疾人,帮助更多的人。”
看着这样乐观地面对生活,看着宁愿自己承受痛苦,也不愿让家人伤心的小俊熙,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7岁的小俊熙比我还小4岁,她却能在这样艰辛的生活中依旧笑得灿烂如花,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感恩自己的至亲。而我有着健康的身体,有着幸福美满的家庭,上学,有家长接送,不用担心寒冷酷暑;生病了,有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一日三餐,营养丰盛,衣食无忧……享受这一切的我,又是否为家人做过什么呢?
从“最美孝心少年”的身上,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是孝?孝,是在父母劳累时,递上一杯暖暖的热水;是在家人工作疲惫时,为他们捶捶背揉揉肩;是在寒冷的冬季为爸爸妈妈端上一盆冒着热气的洗脚水。孝,还是一句温暖的话语,是一个甜蜜的微笑,是一个温暖的拥抱;孝,还是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同父母交流……
我明白了,不是只有经历命运的磨难,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才是孝,生活中做出点滴小事也是孝;我还明白了,孝不仅仅是对待自己的亲人,还应像“月饼妹妹”姚沁雯那样将大爱送给社会,关爱养老院的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是孝。我们应当为亲人乃至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我会向“最美孝心少年”学习,怀着一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骤雨;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朋友,努力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做一个坚持品德为先,有知识、有责任的好人。”
“品德的养成需要丰富的营养,肥沃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
也希望“孝”的种子能够洒满世间的每一片土地,开出最美的孝心花朵!
孝心的观后感篇6
今天,我们全班同学在学校观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记录片,这个活动是在全国各地选出的十位孝心少年(组),他们的事迹,感动我们所有人,让感恩之心风靡人间。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第个出场的女孩xx,她生活在偏僻、交通不便利的大山,她的父亲全身瘫痪,而她妈妈却离家出走了,那时,她白天上课,下课回来就照顾父亲,种地做饭,小小年纪就扛起了整个家的责任,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她的身上。为了父亲的方便,她请电焊工给父亲焊了张大铁床,她听说上海的医院医术高明,有可以救治父亲的希望,她毫不犹豫地推着父亲,带上年迈的奶奶,千辛万苦地用推车把她父亲送往上海,路上,她的家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帮助,到达上海,上海的医生们都认为病情严重,也束手无策,在上海她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们辗转北京,终于父亲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她不顾切地为父亲求医治病,定能孝感动天,我希望离家出走的母亲能和他们重新团圆,并祈求她的父亲能康复。
看完这些故事,我联想到了我的日常行为,有时,我不但不愿意帮助父母做家务,而且经常跟父母顶嘴,提很多无理的要求。从今以后,我要改正我以前所有的不良习惯,尽可能多帮父母分担家务,要听父母的话。因为父母上了天的班,已经很累了,还要照顾我的生活,实在是不容易。所以,我要懂得感恩,用实际行动去做个好儿子。
?孝心少年们》的故事完全触动了我,让我的泪悄然落下。虽然我不是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但和故事中的人物相比起来,我是太幸福了。百善孝为先,想想我现在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父母、长辈的宠爱下,却不知道珍惜,不知道感恩,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艰辛,不好好学习,实在是说不过去,想想真是惭愧。最美孝心的少年们,你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定要改变自己,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孝心的观后感篇7
老话常说:“百善孝为先。”孝亲敬老,是我们新时代的接班人必须传承的优秀美德。“孝”也是一个奇特的汉字——上半部分为“老人”的“老”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为“子女”的“子”。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称之为孝。孝亲敬老,你做到了吗?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对我来说是庄重的,也是特别的。这节课上,我们观看了“武陟县孝亲敬老模范与十佳小孝星”的视频资料。虽然只是一段视频,但是这段视频中融入着爱,洋溢着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漂浮着我们又一批孝亲敬老榜样的影子。二十位十佳小孝星候选人(郭跃锴、潘瑞芳、王笑天、孙佳兴、杨浩哲、张杰、张浩天、赵婉雨、张东东、王梦玲、卢艳萍、付志行、王菲、刘若倩、孟蒙恩、张昊钰、安白雪、杨丹、刘毅、赵雅楠),都是与我同龄的孩子,他们或为家庭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或勇敢地挑起家里顶梁柱的重担,或体贴父母、关心父母,或热爱家庭,尊听长辈教导……这些少年是我们的榜样,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
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之中,也流传着许多关于孝亲敬老的佳话。“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相信这两个小故事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也相信大家对这两位年纪小小的孩子充满敬佩之情。那么大家也想这两个孩子那样,孝亲敬老了吗?
三年级的时候,有一篇课文《可贵的沉默》,到现在故事情节还令我记忆犹新,我不得不围这一群可爱的孩子们感到欣慰,也不得不说,哪怕从现在开始,开始孝敬你的长辈,也为迟不晚,重要的,是那颗心,那颗用金钱买不到的火热的孝心。
?孟子》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老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为: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是啊,孝亲敬老,并不能仅仅局限于和我们拥有血缘关系的老人与孩子中,更应该是这社会上每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爱护的孩子。
“孝亲敬老,我该怎么做呢?”许多同学曾这样迷惑。
答案很简单,哪怕是父母回家后送上的一双拖鞋、一杯咖啡;哪怕是为爷爷奶奶轻轻捶背、按摩;哪怕是一次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哪怕是为路边过马路的婆婆伸出的双手,哪怕是……点点滴滴反映出我们那可贵的孝心,要记住,我们孝敬老人并不是为了出名,而是出自我们的孝心!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扪心自问:你,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