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同作文6篇

时间:2025-07-28 作者:Trick

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不断磨练自己的文字技巧,提升写作的流畅度,作文的创作过程让我们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增强了我们的自信与表达欲,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老胡同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老胡同作文6篇

老胡同作文篇1

北京的胡同,星罗棋布,早就听说北京有名的胡同三六千,无名的胡同似牛毛.

想象中的北京胡同,是静谧、整洁、和谐和安详的。当我进入胡同区,坐在人力三轮车上,伴随着清脆的铃声,穿梭在齐整的四合院中却少了这种感觉。

北京胡同之旅是从北京最早的胡同烟袋斜街开始,除了古旧的凸凹不平且积满泥水的青石板证明着它的历史,两边的房屋则丝毫看不出岁月的沧桑。房屋虽极力想保持古朴的风格,但看起来格外别扭。家住与店铺混杂着,嗡嗡的苍蝇肆无忌惮地戏虐着墙角的垃圾。

穿过了烟袋斜街进入胡同区,才慢慢地找回了一点感觉。午后的阳光照在胡同里几棵稀疏的杨树上,又从叶隙间漏下来,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鸟儿、蝉儿似乎也不忍打破这份宁静,默默地不做声。远离闹市的胡同,有种清幽,仿佛隔市般。没有地图,只知道所有的胡同都“透气儿”,也就不管那么多了,瞎走。也正因这样,才令胡同之旅惊喜不断,充满趣味。

北京的胡同宽狭不一,宽的敞亮,狭的幽深.最狭的胡同数前市胡同,最狭处仅有40厘米,仅能容一个苗条的人通过.北京的胡同大来都只来知去,但也有弯曲迂徊的,有个叫九道湾的胡同,共有二十多个湾呢.我们参观的胡同,整个儿透出一股幽静、古朴的气息,为繁华的都市平添了许多古色香而又温馨、安静的韵味。有些胡同的地面用锓青砖或石块铺就,方方正正,像一块被削平的豆腐块,赤脚踩在上面冰冰凉凉的,让人心旷神怡。路边有的石板上布满了青苔,显得格外陈旧,充斥着岁月的痕迹.

傍晚的胡同则更有一番滋味。夕阳西下,天边的最后一抹霞光,照在各家各户的四合院里。人们纷纷搬出藤椅,拿着蒲扇到胡同里来纳凉,老人们闲谈着,儿童们嬉闹着,还真有些‘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

北京胡同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但是当我们走出胡同时,许多北京人还是不由地感叹到,北京的美都在胡同里了。

老胡同作文篇2

在中山东路一个宁静的胡同里,有间六十年代的小屋。里面住着我保姆一家人。

从远望去,小屋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破旧不堪”。小屋的墙皮都已脱落,一块块黄砖呈现在人的'眼前;屋顶的瓦片也是残缺不全。屋内一进门是一张大床,床旁的一扇门后是厨房(其实也就只能放一个煤气灶)。

在这不大的屋子里有一个小阁楼,阁楼用很旧的竹子搭成,上去可没有楼梯,只能沿着一根抖抖的竹梯子上下,挺害怕的,所以我从来不敢一人上去。虽然屋子很小很旧,但屋内安排的井井有条,打扫得干干净净。别说这屋小,里面住的人心里却能撑条船呢!他们非常的热情,关心体贴人。

有一次,爸爸、妈妈都出差了,我住在了这间小屋里。晚上,下起了倾盆大雨,因为我来了,必须有一人到阁楼睡觉,而阁楼又漏雨,但他们并不因此而有怨言或显露出不满,反而给我讲故事,哼儿歌……深夜,我又闹起了肚子,在床上打滚,把他们都吵醒了,他们非常着急,立即抱起我撑着伞,把我带到附近的公用厕所,一路上还很内疚地说:“坚持一下,快到了。”

回来的路上还不断地问:“怎么样,好点了吗?”我见他们身上全湿了,心里难受极了,不禁流下了眼泪。他们见我流泪了,便问我怎么回事,是不是肚子疼得厉害,我失声叫道:“对不起!你们的衣服都湿透了,还在关心我。”他们说:“就为这呀!我们都是自家人,还你你我我干啥呢!”我听后,心里亮起了盏灯。

现在这里虽然已拆迁了,但我永远忘不了胡同里的小屋,更忘不了这儿住的人。

老胡同作文篇3

所谓胡同,只不过是比较窄一点的巷子,我的童年就生活在这样的巷子里。在这里你千万不要发挥你的想象,认为我所说的胡同像戴望舒笔下的雨巷一样,走着一个撑着油纸伞如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细雨滴滴答答,沿着纸伞流下跌落在青石板上。这里没有丁香般的姑娘,也没有青石板。有的只是水泥路面。因为,这里不是江南,在江南也没有人把巷子叫做胡同。

远看狭窄不可过人的胡同,走进去伸开双手也够不着两边的墙壁。这里的墙壁大多由泥土构成,岁月的魔力在它们身上留下了丝丝裂纹。那样纹理清晰而又错综复杂的裂纹历数着胡同里走过的人和事。婚礼从这里走过,生命从这里走过,成长从这里走过,衰老从这理走过,死亡从这里走过……胡同的历史仿若一支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哭声与巾幡将秋风扫下的落叶堆积成坟茔,也就将一个人的历史堆积成坟茔,并成为胡同最能概括生命现状的象征。胡同的历史也像是一支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两个人结合然后生命得以诞生,烟火得以延续。胡同中一群人的老化和另一群人的新生,于是胡同的历史有了看起来不会穷尽的连绵。

我抬起头看胡同上空的那一片天,准确地说那只是一线天,窄窄的一线天。胡同两边的房檐排列成什么形状,那一线台南就是什么形状,决不贪婪。那一线天很低,因为它坚守着胡同。于是我想起胡同以外的天,那是一片广阔的天,它被参差的高楼逼迫得无限高远,划得支离破碎。虽然支离破碎,但那一片天却随着高楼的日益繁多而愈加广阔。同时,胡同上空的那一线天随着胡同的日益减退而缩小。

胡同在减退,我对胡同的记忆也在减退。我不知道是不是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曾和一群小伙伴们背着书包欢快地上学去,在途中有一个小伙伴给我们分了几粒糖果;我不知道是不是曾在某个夕阳西下的黄昏,我们在胡同里玩过一场追逐游戏,笑声溢满满了整个胡同;我不知道是不是曾在某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我和当时最要好的朋友一起坐在大门外等妈妈回来开门……这一切都变得不确信起来,犹如隔着一层毛玻璃。然而这一切正在离我远去,胡同正在离我远去。

岁月如同酿酒一半,将那些过往的有关胡同的记忆酝酿得芳香四溢,你呢感被它的香气熏得沉醉于其中,然而你无法真正喝醉。因为时间仍在继续,日历不能倒翻。人的一生永远在前行之中,今天注定要变成昨天,明天注定要变成今天。我打胡同走过,而胡同,也就在我们身后远去,远去……

老胡同作文篇4

我的家乡是北京。

我在这里出生、长大,满眼的高楼大厦,科技非常发达,人们离不开电脑、手机这些电子产品,生活节奏也非常快,从而缺少了许多人文气息。我很想了解一下老北京的样子,但是当我到了王府井、金鱼池这些地方,看到的却都是经过翻新的建筑,而那些老胡同也都成为了旅游地点。好在我家有一本翁立写的《北京的胡同》,在这本书里,我找寻到了一些老北京的影子。

胡同其实就是街、巷、道的通称。胡同是北京特色,也是这座城市的脉络,你可别看不起这一条条不起眼的胡同,它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

北京的胡同到底有多少呢?你知道吗,老北京有一句关于胡同的话,就是老人们口中常说的:“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意思是说北京的胡同多的`数不清。

北京现存最窄的胡同是小喇叭胡同,它北口向西拐弯处仅58厘米,大胖子过这个胡同还得侧着走呢。而复兴门内大街和复兴门外大街又是最宽的,最宽处达100多米。

老北京时,胡同有着各种各样有趣的名字,有的一直延续到现在,有的则被改成更加富有内涵的名字。比如阳光胡同以前叫羊肠胡同;敬胜胡同以前叫口袋胡同;耀武胡同以前叫做羊肉胡同……

过去的北京是一个温暖、有趣的地方,在街上常会看到走街串巷叫卖小商人,一句“哎嗨,冰糖葫芦嘞!”就把几个孩子引得推门而出,跑着、笑着出来买上那么一根,舔着甜甜的冰糖高兴的像是过年了。

那种情景再也不会重现了,我们再也不会被一根糖葫芦感动了,而我的愿望是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保护这些古老的遗迹,让我们在休闲之余也去感受一下爷爷奶奶们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成为一个真正了解北京的北京人。

老胡同作文篇5

周五的晚上,星星在天空上不停的眨着她那小巧玲珑的眼睛,月亮伴随着进入梦乡的人在天边默默的微笑着,像一只小小的船挂在天边。忽然,一声哭声惊醒了已进入到梦乡的我。

我好奇地穿上衣服走出家门,寻找哭声的来源,我发现那个哭声是从邻居家传来的,当我走进邻居家,看到一位大约七、八岁的小朋友在不停的哭泣,而另外在安慰那位小朋友的就是经常和我们玩的大姐姐。我问了原因之后得知了原来那位小朋友的奶奶去送他的表姐了,她想找他的奶奶。但是不知道他的奶奶去哪儿了,哭声越来越大,不一会儿五六个大人和小孩从自家出来到这里,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一会儿大人散去,只留下了我们几个小孩,于是那位大姐姐说:“我们去帮她找奶奶吧,好不好?”大家走了几步,我就有点害怕了,不是我不想去,是因为黑洞洞的胡同真的很吓人,但是我不能不讲义气,便赶紧跟上了队伍。

很快我们走入胡同,胡同里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好像随时有什么怪物传出来。我们分成几队,两个人一组手拉着手,我和一位小男孩一组,我拉着他的时候发现他的手心出了很多汗,但我还能感觉到他身上有一种坚持的`信念,他不时地回头,有时还胆怯地说:“我有点害怕。”我极力安慰的:“别怕,有我在。”听了我的话,他似乎已经坚定了信念,不再回头看了,也不再害怕了。终于,我们走到了目的地,我们找到了那先前一直在哭泣的小弟弟的奶奶。看到小弟弟不再哭泣了,我们高兴地离开了那里。这次,我们谁都不怕了,因为我们走过了一遍,第二次去尝试的时候就不再害怕了。

我的生活中,有许多我不敢做的事情,但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最终就会成功。第二次去做的时候就会更胆大,因为我们已经成功了一次!

老胡同作文篇6

一说到胡同,大家想到的一定就是晨练的老大爷,叫卖的小哥和两边破旧的小屋。但你想到的那些已经不是真正的胡同了。当你走进一个狭小而不起眼的胡同时,你会发现墙上精美而且质朴的石壁画,灰色的瓦片整齐划一地待在胡同两边的房顶上。

胡同里的春夏秋冬都是最美好的。春天里鸟语花香,夏天里绿树成荫,秋天里秋叶凄美,冬天里白雪皑皑。

胡同里的房子看上去很普通,但实际上很有讲究。

一般的胡同分为两种:一种是活胡同,一种是死胡同。死胡同就是有头没尾,有一头被墙堵住了就是死胡同,但它可是孩子们的'天堂,因为这里很少有车和陌生人。至于活胡同嘛,就是大家看到的那种中间有狭窄的小道,有时候电动车和游客们经常去的地方,会很杂乱。所以我还是更喜欢死胡同。

如果我是城市设计师,我会在胡同基础上改造,但不会将胡同拆除。因为那些墙壁、瓦片和石头都是历史的遗迹,它们都是有故事的。就比如有些门口的上马石,或者文武官大门柱头,都是历史的一部分。

对于已经发展成商业街的胡同,我觉得他们应该有个属于自己胡同的特色,否则就像杨梅竹斜街,里面既有包子铺、小吃馆、咖啡厅、书店,又有小卖铺或者超市,已经失去了它自己原本的特色,所以每家店的生意并不好,游客来到这儿,已经找不到当年杨梅竹斜街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