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心得体会通用5篇

时间:2025-10-25 作者:Indulgence

在写作过程中,心得体会的积累能够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通过反思过去的经历,大家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形成心得体会,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节约粮食,心得体会通用5篇,感谢您的参阅。

节约粮食,心得体会通用5篇

节约粮食,心得体会篇1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是目前我们最珍贵的东西,而我国,更是稀缺粮食,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排在世界末,粮食更是少得可怜,自从生活好了,人们就认为只要自己有钱就可以浪费,有些人在饭店里请客,为了装阔气,就点了许多菜,吃都吃不完,导致饭菜大量浪费。

实际上,有些地方却处于饥荒之中。再给大家看一个数据:每年中国都要浪费65万吨粮食。65万吨啊!这是什么概念,够几千万人吃一年了啊!为此,网友们发表了“光盘行动”,倡议我们节约粮食,吃饭是没有一点浪费。我们应该节约粮食,从而使人们能更好的生活。我们更应该说“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节约粮食,心得体会篇2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意识,反对浪费粮食现象,培养他们自觉养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我校号召全校师生节约粮食,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因此,学校向全校学生发出“节约粮食拒绝浪费从我做起”倡议,召开动员大会,学校举行以“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为主题的专题教育系列活动。

一、明确责任、强化监督。

学校成立校长任组长的“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活动领导小组及分管后勤督导员为组长的“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活动工作专班。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督促,明确小组成员工作职责,制定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教育实践活动方案。要求领导小组成员切实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做好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对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批评,限期整改,领导小组及时进行督查。

二、抓好教育、营造氛围。

1、充分利用广播、国旗下讲话、黑板报、led显示屏、主题班团会等形式,向全体师生发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倡议书及学校实施方案,引导师生不断增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意识。

2、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以“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就我国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粮食安全压力大等现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讨论,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节约意识。

3、通过加强对学生餐厅的督查,查找浪费粮食现象,教育师生认识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重要性,懂得“粒粒皆辛苦”的深刻意义。

4、向学生讲解粮食生产、加工过程,明白农民的辛苦,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每一粒粮食。

三、开展活动、落实行动。

1、组织“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签名活动,要求全体师生踊跃参加,并进行宣誓,以表明自己“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决心,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

2、实施光盘行动,积极倡导崇尚节俭、科学饮食、健康消费的生活理念,摒弃铺张浪费等不良的`饮食消费习惯。

3、在七年级举办以“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在八年级举办以“节约粮食”为主题的黑板报活动,让节约意识深入学生内心。以主题班会观摩课的形式让“节约粮食”的观念更加深入师生的心中。

4、开展领导师生共进餐活动,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自觉爱惜粮食、文明用餐的好习惯。

5、教育做节约粮食宣传员,向家人,亲朋宣传浪费粮食的可怕后果。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并督促家人、朋友和同事,时时讲节约、处处不4、开展领导师生共进餐活动,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自觉爱惜粮食、文明用餐的好习惯。

节约粮食,心得体会篇3

中国人口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千万亩的速度在消失。我国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75亩的警戒线。而我国由于设备和管理落后,粮食在收获、储存、调运、加工、销售和消费中的总损失高达18.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产后粮食约有850亿公斤被白白浪费掉。稍微关心时政的人都知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且进口数量逐年增加。

在每年为此花费巨额外汇的同时,粮食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从中央高层到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触目惊心的浪费粮食现象,更令人担忧。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有必要从一粒米上节约吗?有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表面上看,掉几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财富,都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珍惜这种创造的成果,不仅是对社会财富的爱护,也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创造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尊重。粮食是劳动者付出辛勤劳动、大自然消耗大量资源产生的财富,浪费它就是白白丢弃劳动成果、无端牺牲生态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一位学者就曾指出:“可持续发展,这句话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粮食。”

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弃的是对劳动人民的一片真挚情感,丢弃的是做人的一种品格和精神。我国现在还不富裕,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有将近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人皆有食,也并不是每个公民都曾实现了的梦想。世界性缺粮的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不会得到根本转变。因此,浪费一粒粮食也是很可耻的行为。

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有了节约意识,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尊重劳动成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自觉意识。珍惜粮食吧,这是在珍惜你的生活!

建设节约型社会,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做起吧。

“爷爷,送您一个小礼物,这是我们学校特制的纸扇,上面印有号召大家适量点餐、杜绝浪费的倡议书”,“阿姨,送您一个小折扇,如果您支持节约,反对浪费,请您在承诺墙上签下您的名字”……昨天上午,和平区鞍山道小学开展“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我们在行动”主题队日活动。少先队员们早早来到鞍山道地铁站旁,为过路的行人送上精心制作的小礼物,号召市民做节约达人。炎热的.天气挡不住大家的热情,一声声稚嫩的问候让行人纷纷停下脚步,为少先队员们点赞,并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承诺墙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虽然正值暑假期间,但连日来,全市中小学积极组织师生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爷爷奶奶给我讲述了他们那一代人厉行节约的故事。现在,虽然我们的物质条件优越了很多,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传承他们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暑假期间,第二新华中学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了“家风传承正当时”系列活动。老师们精心制作了微课《学传统家风,做勤俭之人》,以勤俭持家的家风传承为主题,邀请学生“上讲台”,与大家分享老一辈勤俭持家、厉行节俭,勤勤恳恳、服务群众的家风故事。在该校七年二班举行的线上主题班会中,学生黄子纯就为老师和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家风故事。她的讲述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随后,黄子纯面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剩菜;饮食要均衡,不挑食,不偏食;看到浪费现象要制止,尽量减少浪费;向身边的人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了解节约的方法;外出用餐时,剩余饭菜尽量打包,不铺张浪费。

节约粮食,心得体会篇4

粮食对于人类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如果有一天,粮食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这将会是一场怎样的灾难呀!可我曾经却从未担忧过。

有时在饭桌前,当我看到这些饭菜不合我胃口时,便会慢吞吞地吃着,直到饭菜凉了时,便“哗哗”地将它们倒掉。有时,我为了赶时间,便会狼吞虎咽地吃着,但却忽略了那一粒粒从桌上掉下来的饭。

有一次,我实在吃不下饭了,便偷偷摸摸地将饭倒入了垃圾里。这回,正好被爸爸逮了个正着。爸爸生气地说:“你不觉得这样做很浪费吗?你把《悯农》这首诗给背一遍。”于是,我滚瓜烂熟地将这首诗给背了下来,心想:“这首小诗也能难得到我?”可没想到,爸爸把脸一沉:“你虽然能把这首诗给背下来,但却何曾去理解过它的意义?在生活中,在饭桌上,又何曾记起它呢?我今天要罚你抄写《悯农》,直到你的手酸了为止!”于是,我按照爸爸说的去做,才抄了10遍手就酸了。这时,爸爸走了过来:“孩子,你才抄了10遍手就酸了。你知道吗?此时此刻,农民伯伯们正在热日炎炎下,辛辛苦苦地种着粮食,豆大般的汗珠从额头上滚了下来。这比你抄一本书都还要辛苦好几倍呢!”听了爸爸的话,我不禁羞愧地低下了头,暗暗地下定决心:“以后,我一定要节约粮食,不再浪费了!”

在这里,我要呼吁大家一起来节约粮食。让我们铭记:“爱惜粮食,从我做起,节约粮食,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一起行动,让“浪费粮食”这四个字,在这个世上永远地消失。

节约粮食,心得体会篇5

最近学校里倒饭的现象很普遍,那些倒饭的同学不想想:一粒米=农民的精力+7桶水这不光是浪费粮食,还是在浪费水资源。在中国还没有改革开放的时候,人们饿的饿,渴的渴,不少人都是因为饥饿而夺去了生命。而现在我们都不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肆意浪费,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是一种美德,是尊重劳动人民的一种表现。我们都是中学生了,不会连这种美德都没有了吧!现行大家都学过一首诗——《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近日,看了一篇报道,据上海市粮食部门测算1公斤大米大约有4万个米粒我国约有13亿人口,若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可节约32500公斤大米,每年可节约1200万公斤大米,这可以养活35000人。如果每人按每月吃25斤计算,可供105万人吃一个月。假定一个人每月吃20斤,那么这么多粮食足够一个人吃上1亿年。就拿上海来说,市民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可以节约18万多公斤,一年就可以省下54万元。就拿我家来说,每天最少也要浪费半斤左右的米饭,每天1万粒乘以365天,又可以养活多少人呢?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让我们为这种习惯感到汗颜和可耻……

回想水稻从播种到碾成米,农民们经历了许多道工序,水稻的生长期正好是夏季,如果天气阴雨绵绵,对水稻的是生长非常的不利;希望水稻丰收,农民们就不得不在酷暑烈日下淌着汗劳作,只有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确保水稻的丰收。去年,在“麦莎”和“卡努”台风的侵袭下,稻灰虱害虫是往年的5-6倍。虽然政府部门启动的紧急方案,科技植保人员深入田头,协助农民们打害虫的歼灭战,但是产量也只有去年的8成。辛苦了整整的一个夏季,得到的却是这样的回报。而年轻的我们,总以为自己种的粮食浪费一点无所谓,只有自己经历了农田的劳作,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也只有经过算帐之后,才知我们平日浪费了多少的粮食啊!想想有些贫困的山区,为了温饱在苦苦挣扎。其实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只要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是举手之劳的事,比如:吃多少饭就煮多少;外出吃饭少点一些菜,够吃就可以了;实在吃不完就打包回家了。一些发达国家也提倡节俭是一种美德,何况我过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更需要节约和合理的使用资源。

所以,为了建设节约社会,为了山区和城市一样的共同与和谐发展,请您节约粮食从一粒米开始,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既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又是对劳动者的一种尊重,也是对社会的一份责任,一种贡献;让节约成为我们的习惯,并且能保持这样良好的习惯。